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几个话题

作者:朱轼芳


  经济全球化是最近几年来国内外舆论界引用频繁的一个概念。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跨越民族国家政治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它意味着世界经济中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增加,相互关连、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加深和更深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过程,一种运动。它是各国经济都在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经济贸易相互依存、依赖程度大大提高的过程,是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的特征,民族性或地方性在减少的过程。它也是各国经济普遍推行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及经济不同程度自由化的一场运动。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称全球化包括自由市场、投资流动、贸易和信息一体化。它是经济活动更大程度扩散和劳动分工日益国际化的结果。
  经济全球化不是国际组织设计出来的,也不是哪些国家领导人倡导的,它主要由企业推动,是从下至上的一种微观经济行为。有的人把它称为一种离心力运动。但是全球化这种微观经济行为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从本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货物、服务、生产要素更加自由跨界移动,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赖、更加一体化的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它包括生产、金融和科技三个方面的全球化。三者之间,生产发展决定金融和科技的发展,同时金融和科技的发展又对生产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因此,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生产全球化。企业作为经济增长和生产发展的原动力,在制造就业机会,发展新兴科技,积累物质财富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以生产全球化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近年来,企业运营的一个趋势是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公司走出国界,实行跨国经营,从而形成了一大批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动活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和主体力量。根据联合国《1997年投资报告》的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4.4万个跨国公司母公司和28万个在国外的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特别是由于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国际经济关系中投资的重要性和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贸易。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因为贸易的全球化是早已有的现象,而通过国际投资形成的生产和销售全球化的结合,就使经济全球化形成一个新的趋势。
  三、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从根本上看,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但反应到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一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特别是在投资和贸易比较开放的国家,比如美国和英国,由于全球范围内实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正在经历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从而给经济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这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企业兼并,在更大的经济规模基础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更新技术,从而实现了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升级。第二种形式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这些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促使了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的比例从80年代的25%逐步上升,1992年达32%,1996年就已经达到了37%。
  认识全球化的这一实质很重要,只有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来考虑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总体战略,才能使我国对外开放工作与国内经济工作紧密联系,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在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争取最大利益,防范和减轻经济全球化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弊端。
  四、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冷战的结束,使经济因素在整个国际关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有效配置,成为国际经济与合作的战略目标。同时,各国都在实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国际经济组织大力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员在全球范围更加自由、更加大规模的流动。这些无疑都是形成全球化的重要原因。但是,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可以说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全球杂谈》中描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时指出,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连为一体,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由于技术更新的加快,使产品的零部件和生产阶段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可分性,使得同一产品可以同时分布在十几个、几十个国家生产,使每个国家发挥其技术——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使最终产品成为万国牌的“国际性产品”,产生明显的技术和成本竞争优势。在全球处于垄断地位的美国波音公司,其飞机零部件也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大型企业由于国际化生产而带有明显的全球化特点。跨国公司把生产过程分布到全球各地,最重要的条件是提高通讯和运输的效率,并降低成本,这样才能实现生产和服务的国际化进程。
  由于当代科技的发展,从1930年到1990年,空运的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的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元降到3美元,估计到2010年,这种费用可以降到3美分,使跨大西洋的通讯费几乎降到零。正是运输、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才可以快速、经济地在全球范围内把生产统一组织起来而不至于形成管理失控,从而使管理科学来了一次飞跃。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管理者可以在瞬息之间了解世界各地的市场情况,找出针对各地市场供求状况进行最有效的配置资源的赢利机会。
  正是由于新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所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成为我们参加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条件。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为我们进入新世纪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