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发展与提升产业竞争力

作者:吴红雨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无论在全国还是局部地区都客观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持续保持更快的增长速度,才能缩小差距。或者说跨越式发展的最基本体现,就是要有持续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而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就是产业优势,区域竞争力的高低说到底也就是产业竞争力的高低。所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便成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跨越式发展有赖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1.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所谓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区域之间竞争中能够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1这种产业竞争力是相对于区域竞争而言的。它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区域内部所有“生产同类产品或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竞争力。其高低主要取决于产业内部资源的配置状况。较高的产业竞争力,就是要使资源在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集聚并形成技术先进、成本低和效益高的优势产业。这就是说,产业竞争的优势必须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或者说,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也就是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就是指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既要顺应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又要使产业之间互相协调,成为经济增长的现实基础。因而实际上包含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这两个基点。

  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向更高一级演进的过程。总的趋势是沿着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工业——现代服务脉略演进。而从要素结构看,则是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不断依次循序发展。

  合理化,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共同构成产业结构优化的这两个基本是统一的整体。从动态看,要不断追求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从静态看,要实现每一阶段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产业结构合理化为高度化提供基础,积累和创造条件;高度化则推动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的合理化。高度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产业结构优化的这两个基点。

  2.产业竞争力的低下导致并加剧了经济的欠发达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证明,不同的产业结构实质上代表着不同的资源配置状态,并带来相应不同的国民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的优化,必然带来快速的经济增长绩效。这是因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各种资源如劳动、资本、技术等的动员及其有效配置。资源配置合理,适合区内外的市场需求、要素禀赋及其相应变化,就能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有碍于经济增长。显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状况。从一定意义上说,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差异,就是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经济欠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的演进,不断实现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

  从表一可以看出,衢州经济与全省及最发达的杭州市的差距呈现出遂年扩大的态势,作为相对概念的经济欠发达程度在加剧。与这一态势紧密相关,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差距。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这一层面看,第一产业比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而二、三产业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8和4.2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合理化这一层面看,工业结构过于重工业化,加工度低。与工业化初期的要求不相符合,同时又游离于浙江省“轻、小、加”为主的工业结构之外,未能在这一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并获取相应的利益。这两个层面的差距是相辅相成的。由于结构不合理,资源不能有效配置,使结构高度化的转换进程迟慢,制约了经济增长。“与全省产业结构变化相比,衢州市大约滞后了十年”。3两者的统一,就是产业竞争力的低下。传统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下降,产能过剩;同时新兴产业发展还不能形成支柱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足以弥补传统产业衰退的损失,形成一定程度的“产业空洞化”。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欠发达地区固然面临新一轮结构调整引起产业在各个地区转移的机遇,但如果没有抓住机遇获取最有利的产业分工地位和效益,则也存在着国民经济内部被“边缘化”的危险。“产业空洞化”就是一定意义上“边缘化”的体现。“边缘化”将导致常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促使经济欠发达的进一步累积、发展。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是增强主导产业的竞争力。

  二、比较优势战略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最佳选择

  1.比较优势战略的现实可行性

  比较优势战略要求根据要素禀赋结构——即地区内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所决定的产业区段,选择培育主导产业,利用后发优势获得较高的财富积累,促使要素禀赋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后,再顺应这一变化,选择新的优势主导产业,进入更高一级的产业段,扎扎实实地推进竞争力的提升。显然,按比较优势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就是要立足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提高。要素禀赋结构的提高也即增加资本在要素禀赋结构中的相对丰富程度。资本来源于积累。社会资本的积累水平取决于经济剩余的规模,而后者又依赖于生产活动的绩效。比较优势战略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节省大量的研发费用,获得产品的最低成本和最大收益,扩大经济剩余的规模,这是提高要素禀赋结构的现实基础。

  要素禀赋结构的提高,并非少数几个资本密集型产业鹤立鸡群式的发展,而是所有产业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一个处于落后地位的经济所要求的发展应该是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增加。当要素禀赋结构水平提高了,资本变为相对丰裕而便宜,劳动变得相对稀缺而昂贵,以便宜的资本来替代昂贵的劳动就是经济的自然要求,因为唯此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剩余。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便成为水到渠成之事。

  由此看来,这种比较优势战略的路子看似笨拙,却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最佳途径。因为: 一,比较优势战略将产业结构优化中合理化和高度化这两个基本有机统一起来。既要根据要素禀赋决定的产业区段选择主导产业,发挥现有比较优势,又要顺应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提升产业层次,适时进入更高一级的产业区段,发展新的比较优势。这就告诉我们,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要立足于要素禀赋,脱离这一基础的产业高度化,将是无本之木,欲速则不达;但如果一味局限于原有的比较优势,不根据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动提升产业层次,则以丧失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现实机遇。第二,比较优势战略也符合现代经济增长特征。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是结构主导型,即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其显著特征是经济的高增长率和产业结构的高变动率,两者互为影响和促进。而比较优势战略的本质就是要在要素禀赋结构的动态变化中不断取得更好的分工地位和更多的比较利益,在高频率的产业结构变动中,不断发挥和发展比较优势。

  从历史经验看,20世纪“东亚奇迹”的出现,正是得益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遵循了比较优势战略。在它们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较好地发挥了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50、60年代,其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资本资源相对稀缺,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后来,随着经济发展,资本逐渐积累,人均资本占有量显著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得以提升,才逐渐把产业结构转换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产业。

  浙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演进也得益于比较优势战略的成功运用。改革开放后,纺织、服装、化纤、皮革等轻纺工业的快速发展获得了明显的比较优势。这种产业比较优势不仅是浙江经济快速增长的保证;而且也是吸收新技术,提高产业技术含量,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保证。90年代以来,浙江在保持和强化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医药、电子等行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已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其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

  2.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低下的重要成因就在于没有运用好比较优势战略

  另有一种与比较优势战略相对立的“赶超战略”,它不顾要素禀赋状况,直接发展较高的产业区段,动员有限的资源。人为地扶持若干个资本密集型产业,其结果必然是达不到赶超的目标。欠发达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过程中,尤要正确认识和运用比较优势战略,避免重蹈“赶超战略”的复辙。

  衢州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应当立足于丰裕廉价的劳动力和有利的区位优势这一基础。但长期以来的产业指向并未与之相符。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投资了不少大中型工业项目,形成一些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化的工业结构。这种违背比较优势原理所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形成矛盾,大大抑止了对劳动力的吸收。资源利用的二元性质未能带来要素禀赋的全面提高——产业结构的高频率转换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如虽有中国特大型化工企业的“衢化”,但与当地产业的关联度小,呈现出明显的“飞地经济”格局。改革开放后,强调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工业基础发展化工、建材等产业,未能适时加入全省“轻、小、加”为特色的区域分工体系之中,仍然沿袭脱离比较优势的重工业化和资源导向型、资源粗加工的工业结构,没有形成符合本地要素禀赋结构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大大制约了工业化进程,导致产业竞争力低下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如果说前一阶段是由违背比较优势战略使然,那么后一阶段则是由于片面理解比较优势战略,将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等同于自然资源优势,从而变异为资源导向型战略使然。

  3.廓清一个相关的理论问题——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是,在探讨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低下的成因时,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即把不成功的“资源导向型战略”归咎于比较优势的局限性所致。认为强调比较优势制约了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提升,进而提出要跳出比较优势的束缚,以“竞争优势”替代传统的比较优势。我认为这种观点理论上似是而非,源于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概念相关关系的误读,实践上更有可能带来偏差——导致另一种版本的“赶超战略”重视。竞争优势也就是比较优势。因为归根到底,只有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成本)优势才能占有市场,从而具有竞争优势。所以竞争优势只是比较优势的一种直观表述,两者的统一是不言而喻的。那种以竞争优势否定比较优势,认为竞争优势可以突破比较优势限制的观点显然是一种理论上的谬误。要素禀赋支撑的比较优势也就是竞争优势。诚然,要素禀赋,(尤其是“自然禀赋”)并不是决定比较优势的唯一源泉,但不具备要素禀赋支撑的超越比较优势的所谓竞争优势是不存在的,追求这种虚构的竞争优势,并试图以之取代比较优势,将会导致赶超战略的新版重视。

  三、构筑比较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

  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现实基点,就是加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的区际分工体系之中,获取更高的产业分工效益,也就是要培育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特色产业。

  判别一个地区比较优势产业的标志就是在全国市场占有较大区外市场的份额。它作为一种业已存在的市场竞争,反映着区际市场对具体地区具体产品优势的认可程度,诸如浙江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永康的小五金等许多地区的特色产业有较高的“区位商”,便是典型地体现了市场对其比较优势(即竞争优势)的确认。按照这个标志,衢州缺乏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所以用构筑一词,较为恰当。如何构筑?则必须根基于劳动力价格低廉和有利区位条件这一特定的要素禀赋结构,大力培育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劳动密集型、乃至技术密集型工业中绝大部分都是摆脱了“资源指向”限制的加工工业,要跳出固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束缚,多维度、多层次地寻找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在接受产业转移中拓展产业空间

  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向高度化调整而伴随出现的产业空间转移将有可能导致产业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这种转移呈现出三个层次:1把以传统机械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换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2把一部分现代技术为基础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转移到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3把一部分现代高技术为基础的下游产业,如ICT产业的组装业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种从以传统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以现代高技术为基础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下游产业的多层次转移,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腾出了集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集基础产业和加工组装产业于一体的巨大产业空间。

  2.在加工中培育形成特色产业

  要从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的现状出发,扩大来料加工规模,鼓励引导来料加工向“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加工生产基地转变;促进家庭来料加工向来样加工、来单加工和自办企业转变;从定牌生产到自创品牌转变;从配套加工向掌握核心技术转变,逐步提升来料加工产业层次,不断提高附加值,通过加工,发展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

  3.在与专业市场的联动发展中壮大特色产业

  浙江经济的一大成功经验,就是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互为依托,联动发展,形成一个个块状特色经济。块状特色经济最适宜于摆脱资源指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不受自然资源的限制,在一个局部区域内,依托专业市场,吸纳大量劳动力,围绕一种或大或小的商品集中生产经营,如地处平原的嘉善没有森林也不产木材,却建成全国名列前茅的木业市场;海宁没有毛皮,却有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由此硬是在“零资源”的基础上做大了产业蛋糕。虽然从长期看,随着企业和市场组织的创新,交易费用更低的无形市场的发展将对专业市场构成挑战,但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状况不可能短期改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相当一个时期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因而销售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专业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在与高新技术的结合中提升特色产业

  现有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应当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加工工业,才能形成比较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以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推进技术进步,恰恰相反,要积极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传统工业的群体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局部强势。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延伸到高新技术的“产业链”中,或者说要积极争取将丰裕低廉的劳动力加入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区际分工体系之中。欠发达地区也要瞄准高新技术这一提升产业的制高点。但不是主要瞄准高新技术产业的最终产品和核心技术,而应当主要瞄准高新技术产业链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中间产品和环节。事实上,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个产业链中,除核心技术外,往往还有很多中间产品和加工环节属于劳动密集型。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和地区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中,也会包括以现代高新技术为基础的诸如ICT产品的组装等下游产业。所以,要积极注重引进和发展更多为高新技术产业配套服务的加工项目,在配套服务过程中,逐步向核心技术靠拢,形成自己独立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江苏省吴江市就是通过为高新技术产业“跑龙套”,搞配套加工,壮大形成了电缆光缆业和电子资讯业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从而在原有“丝绸之府”(生丝绸产量占全国的八分之一)的基础上,又发展名符其实的“电缆之城”(年生产能力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电子之都”(为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制造基地,显示器、扫描仪、电脑主机大量周边产品上出口达五十亿美元)。依托现有产业集聚效应,已经向做大做强电子资讯产业,拓展光电行业、半导体行业和信息技术基础产品门类的方向迈进。

  二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寻求传统产业新的发展空间。传统中一些主要环节的核心技术,也属于高新技术,如食品工业中的发酵工程,精细化工业中的酶工程,机电行业中的新材料技术等。诚如厉以宁教授所言,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通过应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这些行业的技术含量,而且还可以引导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进而重筑传统产业新的比较优势,使之涣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发挥政府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中的特殊作用

  在完善的市场制度下,地区优势产业的形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应当是庞大的厂商群体选择、竞争的结果,这正是市场高效率配置资源的体现。毫无疑问,按照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政府应当淡出这一领域,不应当且也无法替代市场。
  但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上还存在着一个动态调适的问题,即在市场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的替代方式以及替代程度是不尽相同的。而这一命题的本身便已超出了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当然也是其无法回答的问题。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给我们以启示:这两者之间不仅有一个动态调适的替代问题,而且还有一个判断替代优劣的标准——这就是社会交易费用的高低。正如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大师科斯所说,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才产生了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各种制度安排5(如市场、企业、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等制度安排及其亚种)。

  我国当前的市场体系和市场主体的发育都还很不完善,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相对更低。面对一个不完善的市场环境,发育不完全的市场主体搜集信息、缔结合约和监督合约的交易费用必然很大,由地方政府内化部分高成本的市场交易,可以有效地降低社会交易费用。就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而言,欠发达地区投资风险相对更大,企业缺乏规避风险的能力,如果仅靠市场作用来解决结构性的矛盾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交易费用。如果地方政府参与介入部分经济活动,则有助于降低风险,提高经济合约的成功机会,大大降低市场调整产业结构的成本。所以,根据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引导培育比较优势产业,应当是现阶段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至少包括以下四方面:

  1.更好地营造产业转移环境

  产业转移环境既包括以基础为主的硬环境,也包括制度、人文、服务等软环境。从劳动密集型乃至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的区域布局要求来看,市场化程度,即制度环境是决定这些行业优势区位走向的最重要区域因素。在地区间不存在市场制度环境差异的情况下,这些产业往往追求市场需求的所在地,以便在较小运输成本条件下,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而在地区间存在市场制度环境差异的情况下它们首先追求有利于“厂商生存”的制度环境。比如说,从劳动的供求关系看,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肯定不及北方哪些下岗、失业工人大量集中的地区丰裕,但劳动密集型工业恰恰在此集聚,唯一的原因就是这些地区相对更具备厂商生存、资本增值的制度环境。所以,要使欠发达地区特定的要素禀赋条件转化成相应的比较优势,首先需要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市场制度创新,以营造产业转移所需的良好制度环境。市场制度创新包括微观制度创新,即建立更具效率的产权结构,还有市场体系、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中介组织的培育完善等,其核心环节是微观制度创新,主要是推进地方公有制企业产权改革,重新塑造与市场制度相适应的微观基础。这是因为:其一,只有微观制度创新,才能触发其他制度的相应创新,与之配套;其二,创新的回旋空间大。它不象市场体系创新那样是一个外部问题。由于地方政府对金融等要素市场的培育力所不能及,市场体系的创新空间有限。与之相反,作为地方国有资产管理者的地方政府对于微观主体创新空间最大,利益最直接,能量最充足,效果可能也最好。

  2.根据地区要素禀赋结构变动的要求,选择确立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导向,把这些产业的市场前景、市场结构(市场份额和集中程度、进入壁垒)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发布。政府提供这些具有准公共品性质的相关信息,既降低了企业收集信息的交易费用,又能使企业捕捉潜在市场利润的动机与政府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目标相结合,推动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3.为顺应政府产业导向的企业提供外部补偿。政府确定的产业导向,既有可能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也有可以因选择误导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前一种情况会使后来者纷纷效仿而超额利润瓜分殆尽;后一种情况则会使其他企业避免重蹈覆辙,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特征。如果与这种外部经济相对应的风险均由企业独家承担,势必削弱企业顺应政府产业政策导向,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使产业结构优化更趋缓慢。因而这种外部经济的私人成本理应由地区利益最大化代表的地方政府来作部分补偿,其形式主要是地方税、费的减免或技改贴息等各种转移支付及其它有关无形激励政策等。

4.根据优势主导产业的规模经济程度,选择实施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政策。对于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如水泥、化工等),降低行业退出壁垒,鼓励大中型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兼并,实行规模扩张,同时提高政策性进入壁垒,控制规模不经济企业的再生。对于规模经济不显著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则主要是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组织效率。与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组织结构,并不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小而全”、“小而散”才是真正的劣势。要化这种劣势转为“小而精”、“小而优”的优势,采取多种政策手段引导,对相关中小企业进行外部整合,形成一个个以产品为中心的小企业簇群,在做大小企业簇群的行业规模中获取更多的比较优势。钟朋荣教授将这种以较大的企业簇群规模(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市场交易为基础)取代较大的企业规模现象生动地比喻为“小狗经济”和“斑马经济”6两者的本质区别是以市场交易关系替代企业内部的管理关系,产品零部件的内配转化为外配。显然,在规模经济不显著的大量劳动密集型行业,小狗经济活力远大于斑马经济。地方政府在引导促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小狗经济中是大有可为的。如地方政府利用税收政策引导大中企业将其非核心资源的生产制造环节甚至于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外包出去”,通过“小企业簇群”的专业化协作网层层扩散到小企业中去;建立政府、银行、企业共担风险的信用担保制度,增强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推行名牌战略,鼓励引导小企业簇群共创、共用同一个品牌以及建立完善由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法人共同参与的风险投资机制,以健全技术创新的支持体系等,通过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扶小”政策,可以强化小企业簇群的核心资源,拓宽内部传输渠道,降低交易成本,有效地做大做强各种类型具有本地特色的“小狗经济”。

  参考文献
  1盛世豪:《产业竞争论》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2表一、表二资源来源:
  方民生:《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年
  “二○○一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杭州市二○○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衢州市统计局“衢州市二○○一年经济分析”
  3陆立军等:《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4见“吴江信息网”
  5科斯:“企业的性质” 转引自《企业、市场与法律》 上海三联书店 1990年
  6钱江晚报2002年4月22日
  本文主要参阅文献:
  (1)史忠良:《产业经济学》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
  (2)钟阳生:《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3)盛洪:《分工与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用分析》 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4)仇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5)马建堂:《结构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1993年
  (6)陆立军等:《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