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舟山“十一五”发展思路

作者:杨小毛



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是今明两年市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科学地编制好“十一五”发展规划,就必须理清未来“十一五”期间五年的发展思路。而理清并确立新的发展思路就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使我市未来发展思路更加科学、更符合市情和民意,以致更能调动全市人民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积极性。在此,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想法。
一、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保护好、引导好各方面谋求发展的积极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揭示的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的,这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为了所谓的“政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需要我们牢牢把握的,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理念和谋求发展的价值所在。在发展中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路子,则是在发展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相统一这个角度上揭示出带有规律性和必然性的新的发展理念。只有按照这个发展理念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和谐的良性循环状态,调动各方面谋求发展的积极性,并在发展中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与问题。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个观点。从舟山的实际看,去年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舟山的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优势逐渐被外界看好,经过几年的整治投资环境也有了很大改观,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挥六大优势,打造六大基地发展战略吸引了国内外一批有一定实力的投资商来舟山发展,市内各种经济实体发展的积极性也被有效激发。这就需要我们保护好、引导好所有来舟山谋发展投资者的积极性。因此,我们高举科学发展观的大旗时,切莫走向发展的反面——停滞,舟山需要有GDP量的扩张,舟山需要有GDP的一定增长幅度,只不过在经济总量的扩张中更加注重保持结构的合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生态环境的保护,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还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的环境,为所有想在舟山发展的投资主体提供优良的政府公共服务、科学合理的产业导向政策、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较为健全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文明向上的人文环境和优异的生态环境。

总之,正确地把握科学的发展观,保护好、引导好各方面谋求发展的积极性应该作为贯穿“十一五”发展规划一条主线,体现在“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的各个方面。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确立新的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体现了与时俱进精神,它为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新的发展阶段指明了方向,它将渗透到我国今后各个领域发展进程,作为一种理念将会产生长远的影响,形成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这是我们在选择“十一五”发展战略及战略目标时所必须把握的。从我市的情况看,前二十年由于长期处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后列,又缺乏以苏南模式为代表的先发优势和温台模式为代表的体制、机制优势,发展相对缓慢。所以我们在发展战略上长期选择赶超型发展战略,即围绕GDP这个核心指标在总量上和人均占有上进行追赶。值得肯定的正是实施赶超战略,大大地激发了各级各地方发展经济积极性,而且战略目标比较集中也很明确有很大的感召力。正是实施赶超战略,使我市经济近五年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并且经济结构有了较大调整,工业的主导地位日益显现。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随着工业园区的兴起,生产要素集约化程度大为提高。但是在发展中也面临几大问题的制约。一是土地、水资源等要素的瓶颈制约越来越严重。市县(区)两级普遍感到发展空间不足,与此同时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凸现出来。水资源不足的矛盾也更加突出,已成为项目引进一大瓶颈。二是人才不足和劳动力素质不高逐渐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以致造成一方面城乡就业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企业所需的人才和熟练工人不足的局面。三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保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四是传统的渔业经济受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及国际条约生效的影响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失海渔民转产转业困难,已成为影响整个渔区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这些问题的产生已对下步我市今年的发展构成挑战,同时也说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目标也有其内在调整的要求。因此在“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中确立新的发展战略及战略目标有其必然性的一面。

根据上面分析,在未来五年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在形成新的发展战略及其目标的思路上应考虑从原来的赶超型适时地转到均衡型发展战略上来。其所涵盖的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布局和发展要以发挥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优势为原则,特别是要发挥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优势两者兼备的产业。二是将建设生态市置于发展战略较高层面,在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都要服从或者符合生态市建设要求。三是要将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开发资源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市情况主要是优化土地、港口岸线、水资源的配置。四是将推进城市化进程作为战略重点,进一步促使人口、生产要素、产业集聚。五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将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与文化、公共卫生、就业与社会保障纳入发展的战略重点。大体上从上面五个方面来构筑新的发展战略。以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构筑比较符合市情和经济发展战略要求的产业结构。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发挥六大优势、打造六大基地战略构想,据此我们已相应编制了《环杭州湾产业带舟山产业区发展规划》、《海洋经济重点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等规划,为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产业构想作了初步构筑。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需进一步完善原来已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使“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第一,将发展港口物流业提升至六大产业发展顺序之首,争取在“十一五”期末将我市初步打造成全国性乃至洲际级的港口物流基地。如前所述,产业布局和发展要以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优势两者兼备的产业。而港口物流业恰恰兼备了有利于发挥两大优势的产业。其理由是,首先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结构逐步趋向重型,因而对能源、基础原材料外向依赖度加大,因而为舟山发展能源、基础原材料进口、转口大型物流业提供了历史性机会;其次,随着我国加入WTO并逐步开放贸易服务业领域,国际商贸巨头必然要在中国沿海寻找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最佳选址,而舟山的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优势正好具备了他们选址条件,也为我们打造洲际级的物流基地提供了历史性的机会;再次,发展港口物流业除需占用一定的港口岸线及土地资源外,对水资源、能源耗用不是很大,因而也为我市发展这个产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港口物流业的兴起将大大提高舟山的产业层次,并将进一步优化我市的产业结构。

第二,将海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拓展为海洋生物产业。包括传统的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医药和保健品制造、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再生工程等。其理由是:一方面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必须将传统的水产品加工改造成精深加工以提高水产品加工附加值,另一方面须将开发利用经济鱼类资源视角拓展到非经济鱼类的其他海洋生物资源。这块非经济鱼类的其他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所承载的产业就是海洋生物工程。因此,海水产品精深加工拓展为海洋生物产业后将使这个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扩大,以进一步吸引投资商来舟山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兴起也将进一步优化我市的产业结构。

第三,适当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对于调整我市轻型的工业结构,短时期内扩大经济总量,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以及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明显的。因此,我们将它纳入六大基地之一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也有其明显的制约因素以及与我市长远发展战略之间的矛盾。一是重化工业以资源消耗型为特征。就我市来讲发展重化工业除了占用土地资源和岸线资源大以外,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我市的水资源不足以支持重化工业上规模发展;二是重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保护压力很大,其对生态环境所产生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这就与我们确立的建设生态市以及把舟山建设成最适宜人居的战略目标产生矛盾。当然要把两者统一起来也是有可能的,但作为投资者则需要增大相当的投资额为代价,从这个角度看也为重化工业的发展带来制约。因此,在作产业发展规划时对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应持积极而又谨慎的态度,择优适度的发展临港重化工业。

此外,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构筑符合市情和发展战略要求的产业结构,还必须对旅游业和海运业予以足够的重视,从适应性这个角度看,这两大产业能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而且能避开土地、水资源不足制约,对于优化我市的产业结构有着重要作用。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城市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进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行“五个统筹”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和进步。这是“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必须突出的重点课题。这个重点课题在研究的思路上可能有以下几个要点值得探索。

第一,进一步提高人口、生产要素和工业的集中度“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工业化过程中必然要步入的历史进程,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舟山来说已经迈入了这个进程,加快推进城市化具有战略意义。怎样来推进?可考虑以下几点:一是继续实施“大岛建、小岛迁”战略,争取在五年内基本完成小岛的人口迁移。关键是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其核心思想是完成小岛迁出居民的身份转变和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障,同时解除其与小岛的土地关系。二是在加快临城新区建设的同时,对乡镇的行政区划再作一次调整,拆并部分乡镇,在此基础上确定若干个次县城级的城镇作为市的卫星城。对卫星城要按城市化标准和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三是通过临城新区建设和次县城级的卫星城镇建设,再一次实施人口集聚和工业生产集聚,同时对人口迁出后的废旧宅地进行整合,为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第二,构建多元主体结构的新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可以将某些有特殊需求的领域从政府包办的领域中分离出来,引入市场机制由投资者兴办。比如教育领域,可以将基础教育中的部分、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较大部分由市场主体去办。未来,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中有可能培育出一个大产业——培训产业。这种可能性在于产业的兴起引起人才和熟练员工的不足,而在人口资源转化为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教育(培训)这个需求。这就为培训产业的兴起提供了一种可能,而舟山的发展则已经在呼唤这个产业的诞生。卫生领域也同样有这种趋势。文化领域除了政府管理职能以外的都可以作为产业来培育。因此,未来五年,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保障人民大众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权利,另一方面就是培育培训产业,特殊需求医疗服务产业、文化和传媒产业。

第三,构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必要保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我市的问题在于目前的社会保障程度还不高,特别是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的社会保障程度更低,城镇与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层次的较大差异将是今后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设想按照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采取从人的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保障要求着手,也就是在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率先实行城乡一体化保障政策,然后逐步向建立养老退休、医疗保险等更高层次的城乡一体(下转第15页)(上接第12页)化保障体系迈进。设想在“十一五”期间先在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城乡一体化政策,同时推进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为今后与城市居民医疗保险接轨作好准备。

第四,落实生态市建设规划,构筑生态屏障。建设生态市是舟山长远发展战略重点,也是保证舟山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关键是在“十一五”期间能否真正落实生态市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十一五”期间,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上至少有以下几点应予重视。一是水资源的保护。舟山本是资源性缺水的地区,如果现有水系受到污染后果不堪设想,有可能导致水质性缺水,这样就会产生这种后果,我们将面临资源性缺水加水质性缺水再加上工程性缺水可怕局面。因此,要建立水资源(大的水系)环境的监测、控制、保护体系。二是在开发利用无人居住岛屿时,要采取保护第一,开发利用第二的谨慎态度。必须认识到无人岛屿是舟山海岛生态环境中重要屏障,是保护舟山近洋生物多样性的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受严重污染将使舟山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导致出现“死海”现象。因此,要对无人岛屿的开发利用规划作进一步完善,并制定以生态保护为先的政策措施。三是在产业布局上要坚持生态保护的原则。坚决控制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准入。现存的有严重污染源的企业达不到治污标准的应将其淘汰出局。在引进临港重化工项目的谈判中,设置控制环境的底线,尽可能使其既在舟山落户,又将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底线以内。

综上所述,在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理清思路是非常必要的。既要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又要从舟山实际出发,编制出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难度确实是很大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深入的思考编制发展规划中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将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地去研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