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嵊泗县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胡国祥 李盛萍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明确地提出要“完善知识产权制度”,“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我们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强了活力,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有助于嵊泗县进一步加快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的建设进程。
    
    一、当前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大意义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前十年,建立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两大课题。市场经济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权益经济和法制经济,是通过法律制度来维护生产要素所有者或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并在此基础上,主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实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种经济体制。过去我们对物质产权比较重视,而对知识产权却不够重视。知识产权制度与物质产权制度同样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健全的知识产权制度,是衡量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没有健全的知识产权制度,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专利申请和保护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也是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知识产权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因此,我们要把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深化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任务来抓,以更好地应对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鼓励全民族的科技创新精神,推进科技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强国和科技强国。
    
    二、关于我县知识产权工作的现状评析
    
    我国实行专利制度起步比较晚,至今只有20年的时间,虽然这些年来得了迅速发展,在保护和鼓励创造发明、合理配置创新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总体上讲,我国的专利制度还很不完善,专利侵权行为经常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创新和技术市场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突出表现在: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专利技术的层次和水平不高;二是专利工作体系不健全,专利宣传、管理、保护和中介服务跟不上知识产权发展的形势需要;三是不少创造发明者的专利意识不强,许多本该申请专利的成果没有及时申请专利;四是专利技术产业化还不尽如人意,目前有许多专利被束之高阁,没有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至于嵊泗县的知识产权工作,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历史条件的限制,除了存在综上所述的共性问题外,更还存在着海岛县所特有的一些个性问题。嵊泗是个孤悬汪洋的海岛县,海域辽阔,海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9.23%,人口总量小且又分散在多个被大海分割的岛屿上,各个岛屿的基础设施和企业门类都自成体系,共享性几乎没有,因此,相应的运输成本与水电成本要比大陆高出一大截,致使企业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严重制约了嵊泗本土企业的发展及外地资本的投入,渔业至今仍是嵊泗的支柱产业。况且,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嵊泗作为国防前哨长期处于战备状态,因而,国家对嵊泗企业的投入向来很少,历史欠帐多,改革开放以后基本也是如此。时至今日,嵊泗真正能称得上企业的依然是一些为渔业生产配套服务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养殖业、小型船舶修造业、运输业以及若干家化工企业、仪表企业等;此外,各类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长期以来制约嵊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嵊泗县知识产权现状可以概括成如下几个特点:一是起点低、起步晚。该县直到九十年代末才有了第一例专利申请,与大陆相比整整晚了近10年;二是基础薄弱、整体条件差。嵊泗总人口不满10万,且居民文化素质总体偏低,又没有几家上规模、上等级的企业,有条件从事发明创造并能积极主动申请专利的人才真可谓屈指可数,如2004年,舟山市的专利代理有54件,嵊泗县仅占4件,而普陀区、岱山县今年的专利申请量则分别达到13件和9件,大大高于嵊泗;三是由于专利知识宣传教育缺乏,大众的专利意识淡薄,不知道该如何申请专利,更不知道该如何运用专利制度来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如原该县嵊山镇民营企业主郑根仕首创了活蟹暂养技术,但当初由于没有及时申请专利来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以致错失了企业发展壮大的良机,至今仍引以为憾;四是专利工作体系不健全,全县迄今尚无一家专利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专利工作管理力量薄弱,目前全县仅有1人具备专利行政执法资格。
    
    三、对嵊泗县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几点战略思考
    
    (一)加强领导,健全知识产权工作组织体系
    
    知识产权(专利)工作涉及到社会各方面、多领域、多层次,既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利)管理部门的能动作用,又要得到法律、经济、贸易、市场管理等部门的支持,只有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协同作战,才能使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组织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保障,知识产权工作也不例外。根据浙江省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专门印发的《关于市县知识产权机构设置的意见》,要求市和专利申请较多的县(市、区)都要设立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与各级科技部门合署或属科技局的内设机构的要求,结合嵊泗的实际情况,建议县政府成立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对已经设立的县知识产权(专利)管理办公室,县委、县政府应配备强有力的专职人员,以切实加大管理力度,充分发展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此同时,以县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为龙头,以县知识产权办公室为枢纽,在全县各乡镇建立相应的专利服务网络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并把开展知识产权(专利)工作的业绩作为乡镇和有关部门年度职责完成情况的重要考核内容。
    
    (二)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专利意识
    
    随着新科技革命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产权在科技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焦点之一。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地方经济、技术贸易技术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专利工作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只有让群众对专利制度有更多的了解,强化全社会的专利意识,才能全面促进我县的专利工作。为此,应该以县知识产权办公室为主体,定期在全县范围内召开由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参加的知识产权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和培训班等,结合每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科技活动周”、“科普节”、“科普下乡”等活动的开展,采用广播电视宣传、板报、科普画廊、展览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大力普及《专利法》等专利知识,增强全社会的专利意识。
    
    (三)政策激励,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对知识产权工作都十分重视。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认真贯彻“全国保护专利权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省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落实相应措施,强化政策推动力。这方面,嵊泗县在舟山市已经率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今年,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嵊泗县关于加强专利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专利申请、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实行政策倾斜、规费优惠。县财政每年拨出不少于10万元的资金设立专项基金,用于鼓励、奖励企事业单位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产品,促进专利技术的实施和转化,并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获得专利的给予2000-10000元的奖励。《意见》还明确规定,随着全县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奖励数额也将随之增加,奖励措施也会更加完善。因此,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紧紧抓住县委、县政府政策激励的有利时机,乘势而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海岛特色的知识产权制度,努力在全县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有的放矢,在优势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嵊泗县地处舟山渔场的中心,海域内水产资源丰富,各种鱼类达96种,虾类达19种,蟹类达15种,海藻类达118种,还有诸多的软体动物及贝类;同时,我县还是浙江省海水养殖的重点区域,产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上。渔业仍是嵊泗的支柱产业。与此相配套的水产品养殖、水产品加工是嵊泗的传统优势,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在这两个领域获得创新成果的可能性最大,政府和专利管理机构应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加大对这两个领域的专利扶持力度,率先取得专利工作突破性的进展。此外,基于嵊泗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制药也是我县未来最有可能获得创新成果的领域。
    
    (五)人尽其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
    
    科技人才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也是专利的申请源。嵊泗人口总量小,人口素质总体偏低,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观。人才缺乏是长期以来掣肘嵊泗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务之急是要采用多种方式,加大科技人才引进的速度和力度。引进乏用的科技人才,运用专利制度,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高嵊泗知识产权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为此,我县各界必须牢固树立“经济发展、人才第一”的观念,人才不但要引得进、留得住,更要用的好。关键是要积极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真正做到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用事业留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在企业专利工作与技术创新中的支撑作用,切实把“科技兴县”战略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