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沙古渔镇的文化底蕴及其现代价值

作者:王文洪 陈宝芬 朱锡君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历史文化遗产保留着现代都市人的历史记忆,关系到一个地区的文化动力因素和文化竞争力。东沙镇所具有的清末民初时期古渔镇传统风貌和海岛民俗特色,是人们研究海洋文化、领略古渔镇风貌、品尝海岛民俗风情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此,本文将从东沙古渔镇的历史成因和文化特征出发,分析东沙古渔镇在地域文化遗产上的重要价值。
    
    一、东沙古渔镇的历史成因
    
    一个城镇都有一个聚集的理由,一个城镇都有其汇聚成河的丰厚文化底蕴。东沙过去得以繁荣,成为舟山渔场著名的渔港,有赖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有赖于渊源流长的历史背景。因其北濒岱衢洋,盛产大黄鱼,一直是千帆竞逐的耕海牧鱼的古渔民的鱼仓,因而具有发展渔业生产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1.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东沙镇位于东海之滨、国防前哨的岱山岛西北端,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北濒岱衢洋),全镇由10块岛礁组成,陆地面积5.1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向大海倾斜,属北亚热带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原来岱山岛西部自西向东有一个半圆形海湾,古镇座落在海湾东角的沙滩上,故称“东沙角”,镇名也由此而得。
    
    自古以来东沙镇海上交通便捷,至宁波44.1海里,上海98海里。自元代以来,东沙就设有渡船,为岱山通往大陆早期的一条客运航线。据《岱山镇志》记载:“泗洲堂渡船,在东沙角山嘴头,往来定城(定海)宁郡(宁波)等处。康熙时知县缪燧详请设立,今废久矣。”客货班轮航行于定海、镇海、宁波、温州、上海、江阴、镇江等地,解放后水陆交通日益发展,运输船队北航青岛、大连,南达厦门、广州、深圳、海南岛等口岸。所以,历史上有“浙东枢纽”之称。
    
    2.悠久的社会历史背景
    
    东沙镇历史久远。境内北畚斗新石器文化遗址已被列为舟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经1987年考古发掘有石斧、石奔、器盖、鼎足、夹沙陶、泥质红灰陶等原始人遗物。据考证,该遗址为松泽文化,延续1000多年,表明4000年前东沙已有居民生息。另外,相传2000多年前秦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不死之药由山渚头涉足蓬莱(岱山古称),故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的山渚头“海天一览亭”,有“停桡欲访徐方士,隔水相招梅子真”之对联。
    
    东沙建置可追溯到唐朝,五代时吴越钱忠懿王曾铸铁塔一千尊,藏于各地,其中也曾派人跨洋过海,送两尊铁塔藏于东沙山渚头的普明院中,当时山渚头已为高丽朝贡船舶休憩之地。唐至清岱山以“蓬莱”名乡,东沙为蓬莱一隅并为其菁华所集,史称“宋称盛,元发达,明遗弃,清展复。”东沙的先居民因明洪武二十年,朝廷以抗倭为名,将舟山各岛居民徙居大陆,使古称蓬莱的岱山及其菁华所集的东沙角顿时成为荒弃之地。直到明朝中期,随着禁令日弛沿海居民才陆续私渡,重建家园。自康熙二十七年(1688)起,清廷召复,海禁重开,各地渔民竞相进入岱衢渔场,先有蟹浦棉纱网船到东沙打桩捕鱼,搭棚晒鲞。随之,象山、奉化、温台一带渔民进入东沙。乾隆年间,镇海、慈溪沿海居民徙居东沙从事渔业,首建舟山第一个渔业公所,史称“老渔商公所”。接着象山东门的“太和公所”、奉化桐礁的“义和公所”、台州的“渔洋公所”先后成立。这些公所在东沙购地置居扩大范围,发展生产,使东沙角渔船云集形成渔港。据《中国渔史》记述,东沙渔港形成于1745~1796年之间。随着渔业兴起,招来四方居民,百作工匠,致人口日增,居住密集,遂日久形市,成为海上大集,东沙自此称镇。
    
    3.发达的渔业经济
    
    由于过去渔货加工主要方法是腌晒,随着渔业加工业的兴起,也促进了岱山制盐业的发展。当时设在东沙角有名的盐廒主要有“五属公廒”、“公茂盐廒”等。这些渔业公所和盐廒在东沙购地置产,发展鱼货加工业,逐渐使东沙成为舟山群岛上最重要的鱼货加工、集散基地。
    
    《中国渔史》及康熙《定海县志》记述,“岱衢渔场首列石首鱼(即大黄鱼)长年有之,但四五月最多,最高年产约四万吨。”其次是鳓鱼、带鱼、鲳鱼、目鱼(乌贼)、鳗、蟹、虾、海蜇等。古有“前门一港金、后门一港银”之说。每逢鱼汛,江苏、浙江、福建沿海诸省渔船云集东沙,船至数千,人至数万。1917年渔汛,停泊在东沙洋面上的渔船计有12601艘,渔民达8万多人,1919年4月9日,上海《申报》有一则有关“保护渔汛之布置”的报道说:“水警第一队队长徐永贞呈厅长云:浙洋渔汛,以东沙角为最久。届时渔民群集,商贩皆来,人数增十余万。”每到夜间,海面上排排渔船停泊达十多里路,一百多只驳鱼船日夜运鱼,近海口有五十多具落地灶连夜拷网,各加工厂通宵加工鱼货,从海上到镇区,十几万盏桅灯与天上无数的星星交相辉映,灯光迎来曙光,晚霞又与灯光相吻,那热闹的场面无可言喻。
    
    一业兴带百业旺,随着渔业的兴起发展,这小小的东沙角招徕了四方居民和百作工匠,人口集居,日久成市,渔盐之利带动了渔镇商贸经济的发展。渐渐地,东沙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商业贸易区,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一景“横街鱼市”。不少文人曾描写过这“横街鱼市”,其中清朝文人王希程写道:“海滨生长足生涯,出水鲜鳞处处皆;才见喧阗朝市散,晚潮争集又横街。”可见当年横街的繁华景象。与鱼货交易相伴随的是一批商号的诞生:“严永顺米店”、“三阳泰南货”、“鼎和园香干”、“王茂兴老酒”、“高元春饼店”、“林万兴糕店”、“聚泰祥棉布”等,还有许多木材、柴炭、毛竹、铁器、绳索等商行。1933年,上海《申报》曾登过一则消息:“东沙角一隅,居民三千,大小店铺四百余号,其商业密度实为罕见。”
    
    二、东沙古渔镇的文化特征
    
    悠久的历史,繁荣的商贸,三省一市渔民、商贾有规律的聚散,形成了东沙特有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
    
    1.传统渔民的品性
    
    从情感上看,东沙渔民爱海,有着强烈的亲海性。海成了他们永远的追求,成了他们生命的诠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们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海上奔波。夏季伏休,渔民们三五成群会在海边纳凉;冬景天,渔民们也还是乘着冬日的暖阳,不约而同来到海边。
    
    从心理上看,东沙渔民有着别样的开放性和野性。东沙古渔民有着传统渔民身上的豪放、粗犷、热烈、直率,但由于三江汇流之地,各地文化荟萃,形成了东沙古渔民不同于一般渔民的心理特点,那就是他的开放性和野性。当然,东沙渔民兼有传统渔民粗放、豪爽的个性,他们的心里可以容得下大海。他们与人交往不计利益,几句好话,可以换得他手中的鱼干。然而,这份野性,在和平时代就表现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80年代初,东沙镇的佛顶山电扇,就享誉全国;同样在东沙,韩氏葡萄酒厂,曾把全市人都醉倒;还有东沙塑料厂、马铁厂等,虽然,这些企业终因体制等问题而先后倒闭,却也足见东沙文化中的进取和开拓意识。
    
    从行为方式上看,东沙渔民既有着古渔民的质朴、豪爽、热情粗放,又略带生意人的精明。但有一种现象令许多人费解,那就是渔民们上岸后,似乎不那么豪爽了,甚至会计较人们的不敬。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渔民战胜大海、战胜惊涛骇浪后的自负。在他们的眼里,再没什么可怕的了。他们体察自己的生存环境,大海茫茫,没有援手,全凭自己的天命在风里来浪里去,他们觉得世上再没有人如此慷慨,谁又算得了什么?!所以,人们看到岸上的渔民,既有一幅衣衫不齐而流露的自卑,又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大气。
    
    2、建筑文化
    
    如今,东沙还有好几条石板铺就,两排古民宅夹成的悠悠古巷,还有一批古色古香、风格各异的民宅,一间间留着旧商号印记的的店铺,还有鱼厂、盐坨、货栈等。遍布镇区的古建筑是如今东沙的一张名片,整个镇区纵街横巷,井然有序,房屋建筑布局严谨,结构坚固。有人把东沙传统的建筑概括成六大特点:一是全镇房屋整体布局严谨,所处地势南高北低,视野开阔,房屋错落有致,有一定的层次感;二是不少房屋建在海边,带有独特的水韵海味;三是建筑物种类多样。不少商人把自己家乡的建筑风格带到东沙,有的干脆把老家的梁架结构拆来,带着当地的工匠到东沙来新建宅院。四合院式的民宅,气魄宏伟的宗祠,古朴典雅的庙宇,功能各异的商号以及普通的小青瓦、硬山顶的民居、厂房等,苏式的、徽派的、闽南款的式样很多,这样,东沙古镇建筑群中就很少能够看到雷同的建筑;四是东沙建筑中既有中国古典的风范,飞檐画廊,精雕细琢,其建筑艺术极富明清两代特色,同时又有不少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如聚泰祥棉布店的台门,董家古宅中的熟铁卷花栏杆等,当时受西欧建筑风格影响的上海建筑样式已传到了东沙;五是不少民宅商号建筑用料特别考究,如孙家大院,其厅院立柱、壁板、地板等都是从福建北部山区专程运来的樟木、柏树、杉木等。董家大院门楼的堆塑均为上等棉花、糯米、石灰等制作,屋墙的石料也多用花岗石、大理石等。六是从整个东沙的建筑群看,有明显的历史梯度感。现存有近百处古建筑,最早的有二百多年历史,从清中晚期到民国,直至解放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后,各个时期的建筑交相座落,至今不少还较完好。
    
    这一历史古迹能得以形成而且能保存下来是有一定客观原因的。晚清至民国时期,由于东沙濒临盛产大黄鱼的岱衢洋,渔业捕捞与加工业的发达造成了一方繁荣,建成了一个特色渔镇;解放初期,正是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间,岱山县的政治、经济中心建于东沙,使东沙进一步繁荣。但不久,县城搬迁至高亭,使东沙这座古老渔镇逃过了因县城经济进一步发展,县城建设中的拆迁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因此,使大多数的建筑能够保留至今,成为岱山岛上一大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有人说,东沙是海岛的周庄,它比周庄更多一种浓浓的海韵味。近几年,东沙相继成为《上海秘密战》、《苦瓜弄》、《徐福东渡传奇》、《东方欲晓》等多部影视剧的内外景拍摄地,被一些影视界行家称为“原汁原味的海上影视城”。
    
    3.宗教文化
    
    东沙是个古老渔镇,也和其它古镇一样,披着神秘的宗教外衣。东沙又是汇四海渔民、客商于一起的渔镇,各地文化在这儿交汇、交融,同时也形成了多种信仰并存的状况。主要信奉佛教,另外还有道教、基督教等。镇区内寺院宫庙较多,较有名气的有资福寺、报恩寺、净观寺、羊府宫、五都府、真神堂等。镇区的宗教与岱山岛内的宗教有相同之处,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庵住僧众寺住尼”。与其它地方寺院住的是和尚,庵堂住的是比丘尼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当时岛内,尤其是东沙,有不少外地渔民,他们上岸后无事可干,常到庵堂里去骚扰小尼姑,吓得小尼姑经常逃跑,有的甚至把整个庵堂搬到偏远地方。后来一个聪明人出了个主意,把住尼姑的庵堂改成寺,这样就有了岱山的这一怪。东沙的资福寺、报恩寺、净观寺住的都是比丘尼,而磨心山上的慈云庵住的都是和尚。二是佛道合一。渔民生活、生产在凶险的大海上,祈求保佑,不择佛神,不管是来自西方的佛祖、菩萨,还是中国自己的神灵,他们见到,磕头便拜,不管供荤吃素,照样颂经念佛。三是当时东沙最兴的是羊祜崇拜。东沙有座羊府宫,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今还在,已有250年历史了。供奉的神灵是羊祜。羊祜在渔民心目中是与“妈祖”齐名的海神,是渔民祈求、寄托海上捕鱼作业顺风顺水、太平无事的希望所在。这个羊祜,原是山东泰山脚下的西晋大将军,勤政廉洁,古道热肠,乐善好施,死后转世成一位姓羊的舟山渔民,成为海神。这三大特点正反映出了这个渔都古镇的宗教信仰与别地的不同,那就是无不与渔业相关。
    
    4、民俗文化
    
    东沙的民俗文化没有自己固有的东西,是由东南沿海各地渔民、商人带进来的。其最大特点是多元文化交汇而成。早在东沙渔港开埠时起,那些内陆有的调龙灯、舞狮子、跑旱船、跳蚤舞等民俗活动就开始传人。后来,最热闹、最具海岛特色的要数“迎神赛会”,也叫“出大会”,一般在每年元宵节举行。此日上午,各地人汇集于东沙财神殿,先用五牲福礼祭神,然后组成踩街队伍,进行行会。队伍先由仪仗队以对锣、旗幡开导,接着是鼓乐队、跳蚤会、矮凳会、大刀会、高跷队、台阁娘子、马灯队、最后是舞龙队,参与者数千甚至上万,队伍长达数里,走走停停,且行且演,要到过岛内十八大庙,每到一处,礼炮相接、鼓乐不绝、热闹非凡。这是东沙最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直至今,一些老年人还是津津乐道。另外,当年的东沙还有庙会戏、闹花灯、说走书、演杂耍、扭秧歌、打花鼓、击连响、打腰鼓等。每逢节庆及渔汛,这些来自各地的民俗风情染上鱼腥,带着海韵,弥漫在古镇的大街小巷中。
    
    5、饮食文化
    
    海岛食文化最具特色的总是与鱼连在一起的。舟山渔场鱼的种类,多得数也数不清,有老渔民说:捕了一辈子鱼,叫不上名的还有不少。著名的有黄鱼、带鱼、鳓鱼、鲳鱼、目鱼、石板鱼、虎头鱼、马鲛鱼、鳗鱼、青蟹、梭子蟹及海蜇、各种虾类等。另外还有香螺、海瓜子、蛏子、马蹄螺、牡蛎、藤壶、蛤皮等贝类。新鲜烹制,美味可口。另外还可通过腌制、醉糟、晾晒等方法进行加工,传统工艺沿袭几百年,工艺讲究,口味独特,比如有名的大黄鱼鲞、三抱鳓鱼、三矾海蜇、醉鱼、糟鱼、风鳗、抢蟹等,在上海、杭州、宁波乃至更远一点的城市都享有盛名。老上海、老宁波称三抱鳓鱼为香鱼。有一碟下酒和饭,会美滋滋地赞不绝口。再如三矾海蜇,因其长于有矾的海水中,体积很大,经三次矾、盐浸渍,最后只剩一丁点儿。东沙人就此有句口头禅,叫“矾生矾死弄不好”。这盐渍成的海蜇,虽然量少,可清脆爽口,成为宴会中的佳肴。
    
    除海鲜外,东沙誉满东南沿海的还有鼎和园香干,三洋泰薄脆、三里香大饼、胡氏阳春面等。这些食品至今仍受游客的喜爱,是目前岱山特产的大宗。
    
    三、东沙古渔镇现代文化价值
    
    聚落文化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因为它是历史轮廊的具象体现,作为聚落文化中海岛民居及其聚落形态的典型——东沙古镇,不论是在总体规模、街区格局、建筑特征,还是在文化积淀、传统风貌、文物遗存及保存现状等各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已难以见到,有较高的现代文化价值。
    
    1. 历史文物价值
    
    (1)遗址文物价值。东沙北畚斗遗址及其出土的大量器皿,是新石器时期的活化石,通过遗址、出土的器皿可以体验先民的生活及其方式。东沙是舟山历史上的渔业重镇,在其几百年发展、兴盛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东沙发展的历史,是舟山渔业同时也是我国渔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缩影。
    
    (2)东沙古镇的特点在“渔”,亮点也在“渔”字。渔肆——再现横街渔市盛况;渔栈——古旧商铺的修葺仿佛使人置身于昔日东沙鱼货交易,商贸鼎盛的浓浓氛围;渔具——各年代渔船,象一个个耄耋老人,一个船坞,一只小舢舨,都是一段段鱼腥十足的趣事。由此,凡留有古渔民生活足迹和印记的事物,那怕是一枝桅、一张蓬都足以让人联想起古渔民生活情趣,它们见证了清代以来东海渔业发展的兴衰。
    
    2、建筑美学价值
    
    (1)古建筑好比文物,随着历史沉积年代的久远,当年建造时的各种比如砖雕门楼、雕梁画栋这些建筑工艺也是古旧宅本身的价值体现,在现代建筑中起着不可低估的借鉴作用。
    
    (2)古建筑的建筑用料特点提供了海景房产的设计画卷,从其厚重、粗实,具有防雷、防台风等特点,可以为我们在多雷雨地区特别是多雷击区建筑海景别墅提供了现实的借鉴。
    
    (3)古建筑的造型风格极具美学价值。东沙古民居,无论是大宅(四合院)还是渔民居,都是屋檐深深,形成宽阔的阶檐,为夏夜纳凉、冬日晒阳,忙时劳作提供了必要的空间,特别是渔家姑娘们常年会借着月光在院前飞棱走线织鱼网。况且,深深的屋檐下,都配装有接水的瓦流。现代建筑中,既可设计成反跷的瓦流,造成线条流场的飞檐,又为资源性缺水的海岛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倡导节流,符合循环经济的现代生活理念。
    
    (4)古民居的整体色彩有其独特的色彩美。江南一带居民多是黑瓦白墙,很有对比,但东沙古民居则不然,几乎都是黑瓦灰墙。这似乎与古渔民对白色的理解有关,古渔民认为(海岛都有此说)白色不吉祥,这边又以白色为丧服。再者,海岛多风,潮汐带来咸碱空气,容易染上污渍。然而,这黑瓦、灰墙与略带微黄的海滩、海潮形成了一道和谐亮丽的风景。
    
    3. 文化旅游价值
    
    作为舟山市三个渔都古镇(定海、沈家门、东沙)中唯一整体风貌保存完好的古镇,不仅对同处海岛的舟山游客有吸引力(寻根问祖游),更对畅想“海洋文化”的内陆游客有相当的吸引力。在东沙,不仅可以饱览海岛风光,感受古镇风貌,体味渔民风俗,更可以追忆渔文化发展,感悟宗教文化神韵。拥有如此众多而又为当前旅游市场追捧的旅游资源产品的地区实不多见。 “小岙渔村”、“中国海洋博物馆”、“横街渔市”和“聚泰祥”等一大批古商号构成的古色古香的街区都极具旅游文化的开发价值。
    
    单就古镇而言,中国境内历史久远的有名的古镇数以千计,东沙的旅游文化价值集中体现在丰富的海岛“渔文化”和保存完好的历史古镇风貌上,“海、岛、古、俗”是东沙旅游文化的特色,即海岛风光、渔镇风情、特色古镇、渔民风俗。第一、大宅与民居遥相呼应,反映了渔商和渔民的不同修养,不同经济地位所带来的不同民居特色。这些民居和滩涂、青山组成了天然的渔村博物馆,一个实实在在的渔民生活画卷。第二、就是东沙的街巷,巷口、巷道、街口街道,尤其是悠悠石板路,平直方正,折射出渔民们真诚直率和厚道的品性特点,石板路的选择不易捣碎又防滑,便于渔民的供给、交易、也便于交易后的清洗。同时石板路的踢呔之声,回响着挑担、买货的渔市情景和古色古香的渔区、渔民生活场景。第三、东沙古渔民流传下来和以他们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渔民号子、四汛渔歌等,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可以使我们从观念形态上了解渔民的秉性特征、心理特质,也便于我们立体地感悟渔民生活。同时这些号子、渔歌更能引起后人们对古渔民生活的探究,并使他们溶入其中,成为这种生活的探索者,并实践之,体味其中乐趣。
    
    4、人居价值
    
    (1)空气好。东沙渔镇,空气中氧离子含量多,空气质量好,几乎没有什么污染,称得上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天堂人间。现今东沙社区总人口4200多人,70周岁以上的老人就有858人,虽有老龄化之嫌,却破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旧记录,可谓长寿之地。不仅如此,在东沙镇80周岁以上的老人就有280人,而且个个健康、爽朗,其人居价值可见一斑。
    
    (2)风景美。东沙镇区居民大都把房屋建在临海面,因其房屋极具层次,高低错落,尤其是小岙古渔村,则更是天天可以看到四季开放着的流动的花朵——浪花,时常与大海亲密接触,亲近大海,感受海的博大。这也适合了现代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远离城市喧嚣,寻找身心宁静的心理诉求。
    
    (3)居舍好。在东沙无论是四合院大宅还是小岙渔民居,都是色彩和谐,宽敞方便。家家都是屋檐深深,有开阔的阶前,可以作休闲、家作、纳凉天然好去处,让人有一种怡然自乐之感。
    
    (4)人和睦。外乡人一踏上东沙,就有一派生活悠闲、邻里和气、风气淳厚、友善热情的人文关心扑面而来。洁净的街衢,整齐的店铺自有一份天然的宁静,有利于培养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有助于克服“城市焦躁症”。
    由此可见,东沙古镇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净土,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黑瓦粉墙,构筑起一幅和谐详和、互敬互谅的人间美景。在这里,可以开辟休闲渡假村,开发海景别墅区。
    
    主要参考文献
    (1)阮仪三,江南古镇,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1998年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3)王景慧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
    (4)吴晓勤等,皖南古村落规划保护方案保护方法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5)陈海克,舟山海洋文化资源的现状与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6)岱山县志编篡委员会,岱山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7)岱山县东沙古镇旅游规划(内部资料),200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