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四位思想论----一个对“人本思想”、“全面思想”、“协调思想”、“持续思想”的综合诠释

作者:叶 芳


    引子

    科学发展,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理念。因为这个词眼早在90年代就被提出了,当时只将其作为口号、高调来喊。随着改革开放地深入,许多不合理、不科学的发展道路阻碍了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科学发展”被提上日程。党的“十七大”根据时代要求,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使得我们更应该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物。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定义中可以提炼出蕴涵着的四个思想:一是“人本思想”;二是“全面思想”;三是“协调思想”;四是“持续思想”。这四个思想有着深刻的含义,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积淀的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内在价值的体现。提出这“四位”并将其定位为“思想”,是我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新想法、新思维。“思想”有两个层次,低层次和高层次。低层次仅是思维活动、想法,也称“观念”;高层次是一个理论体系。本文论述的只是一个见解,因此只能算是一个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

    一、人本思想:传统民本思想的转变

    中国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民本”向“人本”转变的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无数志士仁人为了实现理想,用尽毕生,终究无法摆脱其固有的局限性,也就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建立在无产阶级制度之上的“人本”思想,充分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而中国社会有着深厚的民本传统。“以人为本”如何利用“民本传统”?这是我们需要论述的一个话题,从笔者对“民本”的理解,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民者,仁也。

    这是对民本思想的伦理学层面的思考。“仁”是由“尸”产生而来①,“尸,神象也”。尸者是死后先祖的化身,后生们用祭祀来供养他们,以求护佑,这是古代人们的一种心理和行为,设尸是为了对神灵“尽心”的这种自发的表达,也是“仁”之本源的奥秘所在。[1]此种解释,则“仁”有“自然心性之仁”的意思,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由此,民众的“仁义”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基于这个原因,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中就将“仁”统入进来,亲情和爱物是“仁”在民本思想中的具体体现②。仁是一种普遍的人类之爱,即孔子所说的“爱人”,亲情是“仁爱”的起点,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③人最先受到的是父母之爱,因此也报之以爱,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亲情。这种情感的保持、扩充和发展,就会有仁的品德与行为。儒家的仁学不仅主张“爱人”,而且主张“爱物”,仁德不仅要施之于人类,而且要施之于“万物”,孟子曰:“仁民而爱物”④。不仅人与人,而且人与物,都要和谐相处,这样才能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但由于仁义是等级制度的根本,是要求下等人(民众)对上等人(君子或者贵族)的绝对服从和俸养义务,民众不但失去了基本人格,而且被迫成为奴隶,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⑤

    2、民者,国也。

    这是对民本思想的政治学层面的思考。人民的英文为“People”,它的引申义是一个民族,一个种族的意思。从这点上我们可以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大元素。国家是建立在民众之上,即有“民”才有“国”,民众是组建一个国家的基本单位。早在殷周时期就提出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⑥,强调百姓安居乐业乃国家的根本;唐朝太宗李世民是很了解民众与国家的矛盾与统一问题,他将民众与国家的关系比喻为“水”与“舟”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人民与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民与国家统治者的关系。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⑦,他立论出人民、国家、君主三者的排次,认为人民是第一位,国家是第二位,君主则是第三位,将百姓的地位突现到最高位次;荀子曰:“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⑧,其将君与民的关系提升至“立君为民”的高度;朱熹提出了“国以民为本”⑨、王夫之提出“无民而君不立”⑩的思想。古代思想家们希望将民本思想在国家统治上加以贯彻实施,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这些思想只能停留在理论这个高度。

    3、民者,业也。

    这是对民本思想的经济学层面的思考。我国古代有两大“业”:本业和末业。“本”、“末”原为形象的指事字:“木下曰本”,“木上曰末”。本指木之根,末指木之梢11。“本”和“末”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特别是魏晋玄学的基本范畴。而在古代民本主义思想中大都以农业为“本业”, 工商业为“末业”,形成“农本工商末”的完整概念。从春秋战国到清,“重本抑末”的民本思想贯穿着整个过程。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为了富国强兵,要求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同时又认为,加强农业就必须抑制民间工商业发展,才能保证农业所需的劳动力和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否则,“工商众则国贫”12。秦统一中国后,将“上农除末”13定为国策。西汉政权面对商人势力的增大,坚持奉行“抑末”政策,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以后的各代王朝虽对工商业的发展给予肯定,但仍坚持“重本抑末”政策。在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重本抑末论”遭到批判,进步思想家在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过程中,提出了重商或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理论,如,“并争之世,必以商立国”14、“习兵战,不如习商战”15,他们认为发展商业是抵制西方侵略的根本。虽然这一观点存在片面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抛弃农本工商末的旧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应该来说,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经过一千多年地延续、发展,已经将仁义作为伦理的基石,民众作为国家的要素,重农抑末作为经济的根本。以人为本是以民为本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范围上比古代的“民”要广16。现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思想是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二、全面思想:文明和发展的整合体

    全面思想的提出是联想到科学的发展缺少什么,科学发展的对象是谁。其实,这两点正是全面发展中最容易忽视的。现在进行论述就是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考虑全面,想到将文明和发展两者进行整合,才能在工作中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文明论

    文明是一种文化的精髓,它的内涵是十分深刻的。但我们在思考发展道路、发展方法时很少想到这一点。“文明”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符合社会发展的文明是先进的,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文明是落后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文明”意识及其建设。邓小平提出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手抓”问题,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实就是“生态文明”的理念。这些思想的提出,从不同层面对文明进行了阐述,为科学发展起到了较好地引航作用。文明的外在行为是对人有礼貌,注重道德 ,尊重他人,达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但是,“文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需要克制、忍让和妥协。所以,在现实中,一定要提倡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程度,提升文明技巧,最终为科学、合理的发展铺平道路。

    2、发展论

    在社会运动中存在两种发展情形:一是人的发展;二是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命题,也是一个现在流行的话题。从古到今对人的发展的关注从未停止过,有关这一问题存在二种学说,一是“个体发展无用说”,二是“个体发展极限说”。前者是一种片面的认识个体发展的作用,认为社会发展中不需要关注个体,要大众化,宣扬个体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起任何作用,无须投入资本。后者是前者的对立面,认为社会应最大程度地发展个体,使个体取得最大发展,极限投资到个人发展中。对以上两种学说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既不能认为对个体的教育、培养是无用的,也不能片面的强调个体的作用,而忽视整体社会的发展。每个个体的资质不同,主动性不一样,对其的投入与产出并不成正比。因此,我们要客观实际的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社会是运动着的,从这个角度讲,考虑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整体思维,需要协调好各个社会阶段的矛盾,走适合时代发展的道路。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应立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考虑整个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人的内在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人的自由创造欲望,努力寻找个人与社会的最佳契合点。

    综上所述,文明是发展的外衣,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文明与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在思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问题时必须有全局观念,全面思想,将文明与发展融入到国家建设上来。

    三、协调思想:“协”和“调”的有机统一体

    协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很广的一个词汇,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少予以关注。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不知道做的最终目的;二是不知道如何做。根据这二个原因我们来分析如何做好“协调”工作。

    1、协者,和也

    这回答了“协调”的归宿点,也就是最终目的。“协调”的英文单词“harmony”,它的本意是“和谐、和睦”的意思。再从我国词典上看,《辞海》解释:“‘和谐’者,协调,调和也”,表述的是和谐与协调的内在联系。“和”最初是指嘉禾之和、和声之和、和羹之和,中国传统注重“天时、地利、人和”,核心是“人和”,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念,提倡“以和为贵”的理念;“谐”亦是指声音相谐、人事相谐、政事相谐,谐声是古代音乐的追求,强调音和乐的相称,现在则将它作为一种音调。从意义上看二者均含有协调、协同、调和、应和、和同等意思,是事物的一种状态,也是社会主体的一种价值取向。古往今来,和谐美、和谐社会一直是进步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但是,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的和谐是不存在的。因此,需要通过协调,使之达到均衡、统一。从对“和谐”的论述,“协调”的目的也就很明了了。

    2、协者,调也

    这回答了如何做的问题。对“协调”的理解从简体上很难看出本意,从繁体字上看,协调两字应该是“協調”,不妨将它们拆卸开来看,协的繁体字就是“協”,看字面意思,左边是“十”,表示多个,右边是三个力,合起来可以理解为集众人之力?+?劲往一处使;“調”字左边是个“言”字,右边是个“周”字,意思是说话、行动要调和、周到。于是“协调”整合起来就是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的意思。从字面上看如何做很明确了,但实际做起来就不容易了,需要我们协调、统筹好多种关系。17

    ----从几何角度看,讲究一个发展的点、轴、面关系,即如何以发达城市这个点带动一系列轴线城市的发展,最终过渡到全面发展。简单的论述就是,发达的点如北京可带动天津、石家庄等轴线城市,上海可带动宁波、杭州、绍兴等城市的发展,然后在以城市向周边乡镇辐射,从而带动周边城镇建设。

    ----从物理角度看,讲究一个发展的数量、效益与速度关系,三者有机结合与协调。经济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不光是量和速度,还要求质,即效益。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只讲数量,不追求效率的提高是行不通的。在大跃进时期,提出的“又快有好”的口号,是只重视速度,忽视了效率和质量的表现,党的十七大提出“又好又快”的方针,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表现,在追求质量与效率的基础上才能有速度的提高,才能促成飞跃。

    ----从人的角度看,讲究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有机协调。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只有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才能促进个体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没有比现在更需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关心人,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在维护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社会的发展就是人自身的发展,两者的发展是一个双向同步发展的统一运动过程。[2]

    四、持续思想=发展+调整+再发展+再调整+再再发展……+n个再调整+n个再发展

    探究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持续性,也就是探究发展的动态性、运动性。由此,持续应该是一个发展,然后进行调整,出现再一个发展,又一次进行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周而复始,永不间断,并在持续思想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表现出众多的特性。

    1、统一性

    “持续思想”的立足点在“持”上。“持”字,从词性上看是一个动词,这赋予“持”处于运动状态。其中,“持之以恒”之“持”,“持久”之“持”,“持平”之“持”是一个有机体和统一体。它们是“持”的三步曲,首先是“持之以恒”,它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要促成发展一件事情,就一定要有信心、信念、信仰;其次是“持久”,它是运动发展中最重要,时间最长的阶段,这其中会碰到许多的问题,因此这个过程是运动的、发展的;最后是“持平”,它是“持“的最终目的,即达到合理、平衡地发展。“持”在空间上有两种性质:一是时间性。“持”决不是数量尺度,而是时间尺度,时间的长短是“持”的本,是展示现象的层面。二是广域性。“持”是很广的。将其细分,其中任何一个小环节的空间性都是很广的。发展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发展+调整,这中间的空间性就很广,里面涉及很多东西。发展的整个环节的广域就更加大和广了。

    2、链条性

    “持”的一个目的为了“续”,要“续”就会发生一系列地连锁反应,形成一条“持续链”。 一般而言,一条链子必须由多个链子和轴组成, 持续思想的链子和轴分别是“发展”和“调整”,具体的长链子是“发展+调整+再发展+再调整+再再发展……+n个再调整+n再个发展”。发展是主线,是链子的中心,是第一要务,调整是辅线,是第二要务。主线体现的是导向作用,导向是一种方向,引导事物发展,因此,一旦链子中的“发展”出现偏差,整条链子就不能发挥作用。“如何发展”和“如何调整”都涉及一个方法是否科学的问题。主线是否是真正地发展,是否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都是科学发展的关注点。辅线是否到位,是否统一,是否全面,也都是调整的问题。

    3、整体性

   “持续”是“持”和“续”的整合体。有“持”才有“续”,“持”是“续”的先导,“续”是“持”的衍生、发展。“持”有“持久”的意思,“续”有“继续”的意思。有持久心才能继续干事,这两者是同一的,不能分割开来看,是一体的,不能孤立开来。持续整体性作为发展产生之后,形成了个体、部分层次上所没有的性质、规定和功能,形成了持续整体上的目标和利益,获得了超个体、超部分存在的相对的独立性、普遍性和客观性。于是,持续整体性反过来对个体、部分产生着巨大影响。持续的整体作用会对“发展—调整”的部分、个体的每个环节产生反作用,发挥每个环节没有的作用。持续整体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组成部分、层次及其相互关系都是在调整中不断发展变化的。

    4、修正性

    修正是改正、修改使正确的意思。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修正主义”,使我们混淆了修正的本义。发展中的“修正”是与“修正主义”、“修正论”有着本质的区别。一,立足点不同。发展是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走的路也是探索性的,在所难免会出现问题,这就需要调整,进行修正,而“修正主义”是对真理的“修正,将符合社会发展地客观规律进行人为地修改;二,理论基础不同。发展的“修正”是建立在承认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的基础之上,对客观实际事物进行特殊改进,使之符合本地区、本事物的发展,而“修正主义”则是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的空想思维,没有建立在客观实际上,没有与时俱进;三,结果不同。发展的“修正”使事物科学、合理、健康地发展,而“修正主义”由于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真理,最终没能达到目的。同时发展中的“修正”不能没有统一性、和谐性、协调性、创新性,应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余论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新型的发展理念,它充分而系统地运用了逻辑学、公共政策学理论来界定概念。然而,这个界定只提供了表层的定义,深层的、内在的蕴涵意义需要我们运用异样思维来挖掘它。笔者利用新的角度来诠释科学发展观内在的“人本”、“全面”、“协调”、“持续”思想,相信对我们实际探索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这四位思想是绝对不能分开的,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们之间必须是以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围绕人这个核心来展开其全面性、把握好协调性、保证可持续性,同时将这“四位”统一于发展这个“一体”中。人本思想是传统民本思想的转变,继承和发展了民本思想的“仁义”、“国家本义”、“本末业义”;全面思想是文明和发展的整合体,是发展过程中缺乏思考的两个方面,必须以文明为先导,用文明促发展,发展推进文明;协调是 “协”和“调”的有机统一体,协调是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统筹发展的体现;持续思想=发展+调整+再发展+再调整+再再发展……+n个再调整+n再个发展,指的是发展中必须有统一性,是在不断地修正中发展。

    对这“四位思想”的诠释是一个理论层次,本文通过全新的角度来阐述,将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剖析,希望思考科学发展时能从“四位”的内涵中去考虑,但这仅仅是一个层面,更高层面是如何认识、理解、运用,这是将我们今后研究的新角度。

    [注释]:

    ①根据西北大学谢阳举教授等的考证:“仁”并非“亲也,从人二”,而是从“尸”产生的,“尸”与“人”在甲文中绝不是同一个字。具体参见《“仁”的起源探本》,《管子学刊》,2001(1)

    ②蒙培元在《从仁的四个层面看普遍伦理的可能性》一文从四个层面来解释“仁“的伦理,本文根据民本思想的内在要求吸取和参考了其中两点来论述。

    ③《论语·学而篇》载:“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④《孟子·.尽心上》载:“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⑤《论语·卫灵公篇》载:“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⑥《尚书·五子之歌》载:“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时,在耶鲁大学作过的一次讲演中也引用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⑦《孟子·告子下》载:“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⑧《荀子·大略》载:“荀子曰:‘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⑨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载:“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⑩明·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二)载:“君以民为基……无民而君不立。”

    11本末,科学技术,互动百科, http://www.hoodong.com/wiki

    12 《荀子·富国篇》(第六卷):“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上好攻取功则国贫,上好利则国贫。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无制数度量则国贫。”

    13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

    14清·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载:“凡一统之世,必以农立国,可清民心;并争之世,必以商立国,可侔敌利,易之刚困敝矣。”

    15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商战》载:“夫兵战之日短,商战之日长。兵战之亡速而有形,譬如风吹灯灭。商战之亡缓而无形,譬如油尽灯灭。……商之倍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则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厌欲,孰得而谁何哉?吾故得一言断之日: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16古代的民,一般与君、官相对,一说专指农民。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缩印本第2177页

    17本部分参考网友对协调的认识,洗尽铅华丽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cee78010007m7.html

    [参考文献]:

    [1]. 谢阳举:“仁”的起源探本[J]管子学刊,2001(1)

    [2]. 朱西周: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J]北方经济,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