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对传统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超越

作者:李合敏


  人类文明依次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并将进入生态文明阶段。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和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都是人的物质生活更加丰裕、精神世界更趋高级的过程。同时,由于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赖以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们的生产生活既要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又必须将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因而每一次文明更替也标志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化。但是,生态环境承载人类活动的规模和能力是有限的。当人类的资源索取和废物排放数量与种类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生态环境就不仅难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资源性和质量性需求,而且还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性的“报复”。生态文明正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它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认为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1]。较之工业文明及其以前的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一

    在原始文明阶段,人类主要使用石器工具,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主要的物质生产活动只是采集和渔猎,即直接利用自然物质作为人的生活资料。因此,人类群体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依赖自然,盲目地崇拜自然、敬畏自然、顺从自然,把自然视为威力无穷的主宰,视为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的化身而顶礼膜拜。但是,人毕竟不同于动物。“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2]尽管原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开发和支配能力极为有限,不能不依赖自然界直接提供的食物果腹,更难以抵御各种自然力的侵害,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显现出主观能动性,开始形成原始文明意识,开始有意识地影响自然。不过,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并且发展缓慢,人口数量微小,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干预力量和程度极其有限,加上生态环境自身强大的还原和修复能力,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人类与自然之间维持着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

    历史演进到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不再主要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而是通过创造适当的条件,使自己所需要的动物和植物得以生存和繁衍,并改变其某些属性和习性,使其步入良性繁育和演化的轨道。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有机结合,它既受人类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又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由于人作为主体在物质、精神方面仍然没有真正解放,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仍然有限,往往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所以人们仍然难以有效地摆脱大自然的束缚,仍然肯定自然对人的主宰作用,主张尊天敬神,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尊重自然规律、既利用自然又保护自然的生态学观点。

    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的主体能动性和自信心不断增强。人类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日益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掠夺和破坏自然资源,突出表现为对野生动物的大规模捕杀、对野生植物的大规模采伐、对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致使人与自然之间开始出现矛盾,旱灾、水灾、风沙等自然灾害开始报复人类。

    综上可见,在原始文明时期,由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适应,因而人与自然是一种原始的“和谐共处”,没有也不可能产生生态危机。

    飞速发展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使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并从而使人类极大地提高了生活水平。但是,工业文明不同于农业文明的“生物型”生产,其基础是工业化生产方式,工业生产的劳动工具是机器,其生产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主要以无生命的东西为劳动对象,材料与能源(物质资源)是其主要资源;以工业科学技术为手段,主要是依靠力学、物理学与化学等科学技术;在不依附自然条件的工厂中进行。作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它使用的资源是物质与能量,主要是煤、石油等能源和金属矿产与非金属矿产等不可再生的物源[3]。并且,传统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活动,它以“三高一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利用)为特征,一方面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奢侈浪费,另一方面又会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特别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赋予人们以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极大力量的同时,也伴随着人类理性的阙失——“人是自然的主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观价值观的形成。这种价值观认为,任何客体(自然、社会等)只有在它满足主体(人)的某种需求、有利于主体(人)的发展时,价值才会发生,而价值关系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因此,当人自身的利益与自然的发展发生冲突时,人类无须为了无价值的自然界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哪怕自然生态受到极大的破坏也要首先维护人的利益[4]。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人们的消费也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主要是为了享受。超出基本需要的享乐性的物质消费愈来愈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成为工业社会提倡甚至鼓励的消费方式。进而,人类对自然的理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适应”、“利用”变成了“征服”、“奴役”,“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付诸于对自然的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破坏的实践,最终造成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对于工业文明时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掠夺和破坏,马克思恩格斯还从更深层次作了揭露和剖析。他们认为,这既与人们只顾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短视有关,更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单纯追求高额利润的制度痼疾有关。在他们看来,“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5]。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在整个20世纪的100年中,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以百倍的疯狂,最大限度地开发、获取自然资源,导致了资源的过耗和短缺。2005年3月,联合国发布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指出,过去40年中人类对河流湖泊水资源的开采翻了1倍,1/4的海洋鱼类遭过度捕捞,约90%的大型海洋食肉动物消失,25%的哺乳类动物、12%的鸟类和1/3以上的两栖类动物面临灭绝的厄运。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世界煤炭资源损失了20%,另外20%的煤炭资源正在退化;滥伐森林使热带雨林锐减,35%的世界森林资源消失并导致干旱发生。1945年以来开垦的农田比18、19两个世纪的总和还要多,农业过度用水增加了对水资源的压力,过度农耕造成土壤贫瘠。现代农业活动对生态服务的索取越来越大,伴随的代价也越来越高。报告还指出,地球自然资源每年提供价值约30万亿美元的物产,如新鲜的水、清洁的空气和鱼等,但是人类活动破坏了大约2/3提供上述资源的生态环境,包括湿地、森林、耕地、河流和海岸等。在地球生态环境向人类提供生态服务的24个系统中,饮用水供应、渔业、区域性气候调节以及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控制等15个系统在过去50年里遭受严重破坏,且正在进一步恶化,处于不能够使人类维持可持续性生产的状态。

    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日益深刻的认识,生态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全球性的进步意识,生态环境议题不仅引起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的重视,而且往往注入到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等交往之中。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明确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从而揭开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并且意味着环境保护开始由民间活动上升到了政府行为。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不仅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而且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对规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理性设计,成为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重要文件,进一步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1997年,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云集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达成了各国减排温室气体的协议。2002年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举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深入研讨并要求各国采取具体措施,更好地执行《21世纪议程》的量化指标,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所有这些表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崭新时代。

    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论述发展问题时就不仅反复使用了“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稳定发展”、“发展后劲”等概念,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努力开展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有关发展的问题特别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作了大量的论述。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6]。1995年9月,他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所作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重要讲话中专门论述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明确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7]。其后,他不仅利用各种场合反复论述保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一再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8]。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精辟地指出,这一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9]。胡锦涛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他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观适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0]。2004年3月,他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不仅再次强调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而且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及其重大意义。同年5月,他在江苏考察工作时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2005年2月,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11]。与此同时,党和国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不仅以较大的篇幅全面论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2],而且在论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3]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既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可以坚信,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有社会主义的优越制度,有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指导,有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我们一定能够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引领生态文明的世界潮流,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N].人民日报,2007—12—24(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82

[3]黄顺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考—论生态化生产方式[J].教学与研究,2007,(11):13—21.

[4]李明华.生态文明对主观价值论的颠覆[J].广东社会科学,2003,(6):117—12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6][7]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0,463.

[8]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

[9]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65.

[10]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83.

[1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706.

[12][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