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浙江杭州为例

作者:葛彩虹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农业年均增长3.95%,其中农业总要素投入年均增长3.43%,农业总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48%,总要素投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88%,而总要素生产率只有12%。表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土地、劳动力和物质资本投入的拉动,而非全要素生产率;农业发展方式仍未摆脱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外延型和粗放型增长方式;且随着世界低碳浪潮的掀起,以及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剧增等制约因素的严峻挑战,农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循环经济遵循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原则,是一种“生态化经济”,以高效、生态、循环和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以和谐的方式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和利用高效化,废弃物排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循环化为目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资源利用方面
    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以提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为重点,尤其是对生物质能和微生物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方面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二)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
    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实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畜禽养殖业的粪便利用资源化。
    (三)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
    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实行清洁生产,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一环节的资源,增加价值链,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延伸与产业联动,加强农业产业循环链整合思路、途径与模式,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
    (四)农村社区建设方面
    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着力建设循环型社区,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外部能量输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农村社会生活的“干净化”消费,改善生活环境。
     二、杭州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自2003年生态市建设和“1250工程”以来,积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生态农业和农产品产地环境认证等项目示点建设。2005年至2008年,杭州市绿色、无公害农林产品、有机食品基地示范项目212个;2009年完成15个高效生态种植示范区,18个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5个肥药双控示范区;至2010年,杭州市已有3个经国家环保部命名的国家级有机食品基地。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形成多种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一)立体农业循环模式
    立体农业循环模式是利用农业生产体系内部物种之间的互惠互利、相克相生,使废物量排放最小,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多种资源,使之成为物质循环利用、多级生产、稳定高效的农林复合循环生态系统,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经济、生态、社会的三大效益。主要有立体种植模式,以临安市清凉峰镇夏林村的“吊瓜+小麦”、建德“草莓+网纹瓜”为典型;还有立体养殖模式,它是利用禽、水产动物对生态位的需求,进行立体养殖,以萧山区围垦的“鸭+鱼”、“黄商鱼+青虾”为典型;再有立体种养结合模式,以桐庐县分水镇龙潭村的“生猪+果园+牧草”、临安的“生猪+山核桃+牧草”、萧山的稻田养鸡、淳安的桑基鱼塘和桑田养鸡为典型,或按生物链将畜禽粪尿用作水产饵料或水质调节剂推进猪鱼配套、鸭鱼立体养殖配套等,或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复合有机肥加工结合。
    (二)“猪-沼-果”能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利用农业废弃物与农业资源之间的循环发展经济,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农产品无污染、无公害,节水、节肥,既降本增效,又能改善环境、保护生态的特点。如“三位一体”模式,即沼气池——猪舍(或牛舍等禽舍)——鱼塘(或果园、日光温室等);“四位一体”模式,即沼气池——猪舍(或牛舍、禽舍等)——厕所——日光温室(或果园、鱼塘、食用菌等)。以临安市昌化镇朱穴村和建德市大洋镇荷花村为典型。
    (三)农业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该模式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技术手段,把现代化技术与传统方法通过合理的投入和时空的结合,包括土壤改造、植被的恢复与重建、防治土地退化、小流域综合整治、土地复垦等,使农业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对中低产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对高产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强化,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及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以萧山区为典型,2007年开始大力实施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实施了“沃土工程”,推广秸秆还田55万亩,其中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20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80%以上,实施平衡配套施肥技术25万亩,单位化肥用量控制在350公斤/公顷以内,农药使用强度控制在7.5公斤/公顷。
    (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该模式也称为农业废弃物循环化利用型发展模式,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再利用,集能源、环保、资源为一体的最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临安市的山核桃果皮制活性炭和栽培基质,萧山区的畜禽粪便处理与复合有机肥加工为典型,此外还有临安的笋壳及其覆盖物制有机肥、建德的垃圾制砖等模式。
    2007年萧山区共投入5000多万元,对37家规模猪场粪便进行综合利用,粪便有效利用率达到94.3%,其中直接供给种植基地和农户用于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占50.1%;直接加工制成有机肥料的占32.1%;与有机肥料生产厂家挂钩的占12.1%。
    (五)有机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该模式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不采用基因工程和不施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物质,而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开发有机农业、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业、有机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有机消费领域所构成的生态产业链为目标。以全国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的余杭区径山镇的浙江蓝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典型,通过鳖的有机养殖,促使商品鳖销售价格提高16.18%~54.69%,有机养殖收入从2006年的454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327万元。另外桐庐万强农庄有限公司生态农业园,也是较为典型的有机高效农业。
    三、杭州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杭州市对循环农业的研究和规划工作起步较早,推广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和循环农业专项技术,支持规模化养殖,因地制宜地结合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为载体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大大改善,基本实现农业环境的生态平衡,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但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缺乏循环经济观念
    由于传统农业的不发达导致农业的收入很低,这种低收益诱导农民以破坏生态资源来获取更多的收益。越是贫穷的地区其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依存度越高,农民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在建德、淳安等偏远山区,这种观念的缺乏致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科技力量薄弱,资源利用率低
    科学技术是循环农业发展的支撑,从总体上看,农业技术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推广应用效率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若弃之不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造成环境污染。据调查,广大农民不但期盼优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农业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还期盼得到农技干部更多的帮助和科学指导。
    (三)缺乏系统的政策和法规
    中国虽然颁布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也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政策。但环保法律仍基于末端治理或分段治理,强调污染发生后的被动措施。特别是专门针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定,不能适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
    (四)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年龄结构失衡
    农民素质和年龄结构是影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年轻的新型农民,才能担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任。但目前大部分的农民素质较低、年龄偏高。
    (五)政府对农业循环经济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现代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农民收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村还无力对循环经济给予经济支持。虽然政府逐年在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但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还比较微小,且财政的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设施的投入不多。
    四、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面对杭州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需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本区域气候条件、资源要素禀赋、经济社会体制、目标任务要求等实际情况,走既遵循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从本地、本国实际出发的可持续的现代农业道路。
    (一)多元宣传,建立以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从经济、自然、社会、生活的多角度和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主体多主体,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使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调动农民参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使农业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同时,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也要有责任感和危机意识,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护农村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抓,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建立明确的目标管理机制,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1.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服务体系建设
    重新理清、政策支持和壮大各级农科院、农村/农业专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农业科研机构的独立自主创新技术,鼓励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抓住各种机会获取前沿科技信息,并通过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结合引才和引智,创新或引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设立产业联盟,公关关键技术,如组织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生态经济领域专家、科研机构组成专业研究组,设立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研发基金,加大对生态农业生产、生态健康养殖和农牧结合、新能源利用技术、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技术、“零”排放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废弃物重新利用处理与工业污染防治的成套技术,特别是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等相关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形成完善的资源节约、能源梯次利用、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体系。同时,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积极提供新品种供应、新技术推广、统一耕种收获、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资统购统供等服务,充分发挥市、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包括茶叶技术、果树技术、农作物技术、农村能源、种子技术、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科技教育)、蚕桑总站、农经管理总站、农业机械管理总站、畜牧兽医局、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和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的在服务农业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
    2.健全农技服务网络
    进一步完善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四级联动和永续科技专员指导机制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要广泛招聘社会精英,培训农业技术人员,鼓励农业服务机构和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到农业合作社建设。全面推行涉农项目技术负责制和农技人员联基地、联项目、联农户“三联”制度,确保农技人员集中精力从事农业科技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探索农口部门按专业对口原则与特色产业乡镇结对帮扶,并按照乡镇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乡镇农技服务岗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3.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发挥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电视、电话、网络资源作用,进一步做好扩大供求信息宣传、技术指导和农技答疑工作。要建立中转式服务机制,定期收集农产品供求信息,统一转发到电子商务权威网站,进一步解决信息传递“入户难”和“入市难”的问题。
    4.切实提高农业技术的转化率和贡献率
    加强科研与实践应用的紧密关系,推动实施清洁生产、开发系列农产品初加工后的副产品及其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开发推广节约、替代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的落地,以增强农技推广应用,切实提高农业技术的转化率和贡献率。
    (三)创新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
    当区域、行业间发生利益冲突,而市场的力量无法调节时,就要通过国家宏观性的制度安排,来解决管理及利益分散性与环境保护整体性在客观上的矛盾,协调各种利益主体的冲突,缓减对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环,保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1.创新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首先,建立扶持和约束机制,用“看得见的手”制约、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生产部门的发展,创造优化的制度环境。增加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即一方面促进各子系统内的“循环”畅通,另一方面避免各子系统“接口”之间的“堵塞”现象。
    其次,进行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功能定位,采取补偿机制,使得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大体相当。对从事农业生态保护的地区或个人进行必要的生态补偿,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利益和补偿。
    最后,政府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应坚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同步,使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得以体现。如根据杭州各区、县(市)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结构的特点,以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和建设循环型社会为目标,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将农业、园区、城镇、农村等进行整体的发展规划,调整农业的区域布局,建构区域内的种、养、加和流通的大循环,促进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2.创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首先,在立法上,必须把可持续发展原则确立为国家农业环境资源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指导原则,完善农业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措施,体现和完善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责任制度和规划制度、农业生态环境的考核制度等具体制度的相关规定,完善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客观上需制定一项综合性的农业环境管理条例或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条例,把各种农业环境因素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把农业环境资源保护的一些重大问题全面规定下来,对各项具体的农业环境资源立法起协调指导作用。
    其次,在执法上,要规范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行政人员在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的前提下,加强对有破坏农业资源环境行为的人员的管理,并适时增加对其惩罚力度。
    再次,在司法上,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涉及到农业资源环境的法律案件,特别是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要认真审查,做出有利于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的公正判决。
    最后,在守法上,人们要通过多层次的宣传教育,认识到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对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认真遵守相关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使农业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3.创新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公益诉讼
    中国环境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机制,而环境公益诉讼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需要建立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民众基础。促使广大公众有效地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必使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也要加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推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民间环保组织。
    其次,完善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还需要在原告范围拓宽、举证责任分配、降低诉讼费用等多方面进行制度配套。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应借鉴国外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规定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仅需负较轻的举证责任;在立法中对环境公益诉讼费用的负担应作出有利于原告的规定,减轻民众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所需的费用,鼓励民众对环境公益的保护请求等。
    (四)加快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培育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让农民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统筹兼顾。继续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特别是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运行机理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渠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对农民循环经济企业的创业和就业本领。
    (五)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创新多样化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改变农业和农村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支农的力度,将广大农村纳入建设规划范围,增加对农村的固定资产投入,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应尽可能向农村倾斜,尤其是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让公共服务更多的深入农村,惠及农民,从而奠定城乡一体化的现实基础。同时,从农业技术、效益、收入、市场等因素,从生产领域和就业领域、农民权益保护和社会保障以及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专业化组织的经营组织水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等生态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如上海浦东的“六补贴”政策①。再如上海政府在其郊区以高出粮食十几倍的代价力保60万亩稻田,在保证上海1700万户籍人口的粮食的同时让城市居民有机会近距离的体验、感悟传统农业文化和充分发挥稻田的湿地功能。当然,各地财政有强弱,若较弱,则采用稻田立体种养模式如“稻-鸭-薯”共作模式②、“稻-萍-鱼”共生模式③和“烟-稻-菜”轮作模式④等循环经济模式,做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利用科技成果研究具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的有效举措。对于已经开发出来的优良循环经济模式,如目前杭州在实行的五种模式结合杭州农田资源缺乏的实际情况作进一步的立体种养殖改进、推广。对于如何应用生物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加大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和有机废弃物的再利用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和创新的力度等。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本区域如杭州的山、水、海涂等非耕地资源优势,培育多种模式的农业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打造高附加值的品牌农业。
    (六)合理利用农业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和“再利用”原则
    所谓“减量化”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做到节地、节水、节肥、节药和节种以及先进的节电、节油技术、设备、产品、工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节约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用电、用油和用煤,从各个方面保证减少农业生产过程对资源的消耗。同时要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如养蚕废弃物的蚕沙、修剪伐下的桑树条、山核桃壳等,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不仅加工企业本身不产生污染,而且可扩大企业规模,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提高经济效益。
    (七)建立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
    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有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税费改革;结合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整投资政策向推进循环经济倾斜,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参照国际标准规范,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环境标准体系,加快研究制定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等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从稳定产业的角度,建立农业风险保险,对农业的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病虫害风险进行价格保险制度。
    (八)加强农业和服务业的“亲密”关系
    从政府角度,努力推动会展业,保证农产品的市场实现;运用本地的资金、技术等总部经济的方式和理念,鼓励、推动企业外拓其他区域的如农业基地、整条生产链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企业,带动低碳和高效;不但构建有形的物流市场,如杭州余杭沟庄的现场蔬菜、水果批发市场,而且还要搭建全球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无形物流市场,如昆明、荷兰的花卉市场;在具有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链末端,加入休闲、观光、体验服务业,让过程享受予以产业化,如垂钓、赏花、采摘、农作等,让循环经济的理念普及化、社会化、生活化。
    五、结语
    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又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中国正在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浪潮,通过发展低碳经济践行科学发展观,不但可以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而且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现阶段,低碳城市在我国还处于实践阶段,而循环经济已经趋于成熟,两者目标一致,循环经济将有助于实现碳减排,是杭州实现“在国内打造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和重要路径。
注释:
①即补贴到人(如对实行种田的农民直接给予政策补贴等)、补贴到田(实行基本农田的生态补贴政策以及土地流转的级差补偿等)、补贴到村、补贴到企业、补贴到生产、补贴到农产品(如农产品技术推广补贴、成立产销联合会、农超对接等的产销对接补贴以及农产品认证补贴)。
②即鸭子上市、水稻收获后进行稻草全程覆盖免耕栽种马铃薯。在更大程度上提高稻田的复种指数及稻田的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使种地与养地在优化农作制中得以统一。
③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于1982研究并建立了“稻—萍—鱼”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共生体系,其采用垄栽水稻的方式把传统的稻田养萍和稻田养鱼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构建成“垄面种稻-水面养萍-水中养鱼”的立体结构以达到“鱼吃萍除草、鱼排泄物肥稻、稻护鱼肥鱼、萍肥田助稻”的循环种养模式。
④“烟一稻一菜”耕作制度适合南方双季稻区,是一种粮、经兼顾,水旱轮作的循环种植模式,同时又避开了不利的气候因子,解决了过去连年种双季稻致使土壤潜育化严重的问题,从而确保粮食增收。

参 考 文 献
[1]林毅夫等.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经济研究,2007,(8).
[2]汪勇,张蓉.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迁[J].华东经济管理,2001,(1).
[3]李长健,曹俊,彭家华.自然资源保护问题研究——基于新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视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5).
[4]王存学,骆支生.中国农村经济法律基本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58.
[5]曾希柏,杨正礼.中国农业环境质量状况与保护对策[J].应用生态学报,2006,(1).
[6]闫双.论循环经济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4).
[7]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2002,(4).
[8]马其芳,黄贤金,彭补拙等.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6).
[9]刘小燕,刘大志,陈艳芬等.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水稻根系特性及经济效益[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10]郑永华,邓国彬,卢光敏.稻鱼鸭复合生态经济效益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7,(4).
[11]王华,黄璜,杨志辉,等.湿地稻田养鱼、鸭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2,(1).
[12]彭凤梅,戴志明,万田正治等.云南稻一鸭共生模式效益的研究及综合评价(一)[J].中国农学通报,2002,(3).
[13]官贵德,卓美兰“烟一稻一菜”耕作制效益及关键技术[J].江西农业科技,2000,(2).
[14]黄毅斌,翁伯琦,唐建阳等.稻-萍-鱼体系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1).
[15]刘更另.我国的农业和土壤保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4).
[16]季昆森.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谈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4,(6).
[17]赵其国.现代生态农业与农业安全[J].科技与经济,2004,(1).
[18]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19]卢中原.“十一五”期间至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基本任务、前景展望和政策取向[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内部研究报告,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