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脉络

作者:顾自刚


    经济增长包含两个方面的动力,一方面是总产出,一方面是总需求。总产出可以看作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它是在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条件下形成的社会总产品,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能力。总需求则反映了一个国家总供给的分配与消化状况,包括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而国内需求又包括了居民消费需求和政府的投资需求。当供给不断增加并满足了总需求时,经济总体上就处于一种增长的态势。
    但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目前看来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从推动力的角度分析,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技术的贡献度不足,难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强大动力;从拉动力的角度分析,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政府投资需求,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没有发挥应有的带动作用。
    因此,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主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着力解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文简称《建议》)中针对这两个问题所提出的指导思想是:
    一、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而技术的来源主要是科技进步以及创新。因此,要发挥技术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就必须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并发展出现代产业体系。实际上,《建议》中的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七部分都是与此相关联的内容。
    《建议》的第三部分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这依赖于农业科技创新。只有用现代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才能对中国分散的小农经济进行深刻的改造,在这里,技术作为推动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建议》的第四部分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也对技术要素的作用进行了高度的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仅仅依赖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就能够发展起来,必须将着力点调整为技术支撑,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外,我国当前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于劳动力比较优势,这并不是一个可以长期保持的优势。在开放性的经济环境下,这一优势也同样会被跨国资本所利用,因此,我国制造业在市场竞争和利益分配中整体上会处于劣势。只有以技术、管理、规模为主要突破方向,我国的产业体系才可能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二、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生的改善不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它也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保证条件。只有与民生相关的就业、收入水平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才有可能从过度依赖政府投资和出口转型为依靠居民消费需求。
    《建议》的第三、第五和第八部分分别从新农村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完整的系统规划。其出发点都是力求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系统性的问题。随着这些民生问题的逐步缓解,中国经济增长会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