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发展海洋经济的排头兵——习近平主政浙江时关于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思考研究(上)

作者:课题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海洋国家越来越重视海洋,纷纷制定了系统的战略性规划,加大了海洋的开发力度和对海域、海岛的管控,并通过各种手段争夺海域岛礁。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我国传统文明中缺乏海洋元素,对于海洋的战略价值缺乏深刻的理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步加深,维护海上贸易通道的安全、维护海外经济利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以缓解资源压力等多方面的战略性需要显得更加紧迫,海洋对于我国政治经济格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开始凸显。
    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始形成明确的海洋战略,主要是标志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①,这一描述被概括为“海洋强国战略”。2013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对“海洋强国战略”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并进一步指出海洋对于我国长期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纵观历史,大国发展莫不与海洋息息相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面向海洋则兴、放弃海洋则衰,国强则海权强、国弱则海权弱。”“海洋事业发展得怎么样,海洋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我们民族生存发展,关系我们国家兴衰安危。”②
    实施“海洋强国战略”,要求我们必须逐步改变“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牢固树立海洋意识,坚持陆海统筹,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形成强大的综合实力。
浙江是我国的海洋大省,海域面积达26万平方公里,各类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习近平同志于2002年至2007年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高度重视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多次考察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沿海城市,并发表了系列讲话。在这些讲话中,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以超凡的战略眼光,勾画了浙江海洋经济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他认为,浙江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巨大优势,必须将海洋纳入自己的战略视野,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把潜在优势开发为新的发展优势,从而把浙江建设成为海洋强省。
    习近平同志还进一步指出,舟山是浙江海洋资源最为集中的城市,是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打头阵的地区。舟山应该牢牢把握“海洋经济”这个主题,将其作为地区发展的主线,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一、习近平同志关于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性构想
    舟山市是浙江省海洋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在实施“海洋强省”战略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曾先后6次到舟山考察,并发表了5次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围绕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意义、舟山在浙江海洋强省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舟山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原则及要求、发展的思路与具体措施等诸多方面,形成了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系统性战略构想。
    (一)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意义
    浙江是海洋大省,对于浙江而言,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浙江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经济竞争力具有深刻的影响。习近平同志2003年1月6日在舟山市考察时指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我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发展后劲;有利于我省抓住机遇,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拓宽经济领域,增强综合实力;有利于我省扩大开放,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①这三个“有利于”,高度概括了海洋经济对于浙江实施“海洋强省”战略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同志首先从拓展发展空间的角度,指出发展海洋经济可以将浙江经济的先发优势与海洋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使浙江的软实力与硬实力高度统一,消除资源短缺对浙江经济发展带来的制约,提升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次,习近平同志认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最终必然体现为海洋产业的快速成长,为浙江民营经济新一轮创业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海洋产业与海洋科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于提升浙江经济的综合实力具有积极作用。再次,习近平同志认为,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必然涉及到陆海联动、港口开发开放等方面,这会进一步密切浙江与长三角其它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提升浙江对外开放的水平,更加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推动浙江的发展。
    基于这种判断,浙江省于2003年7月提出了“八八战略”,将海洋经济作为主要内容之一,海洋经济成为推动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展发展空间、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对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定位
    习近平同志2005年6月13日考察舟山时指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这个大战略,对舟山来讲是个主战略,要唱主角”,并明确提出,“舟山要成为浙江海洋经济的桥头堡、排头兵”。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对于舟山而言,必须以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区域发展的主线;另一方面,对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而言,舟山具有重要地位,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舟山应该采取更加具体的措施,紧紧抓住“海洋经济”这个主题,谋求更快更好发展,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根据习近平同志历次讲话所阐述的观点,可以概括出他对舟山发展海洋经济提出的几个具体定位。
    一是争当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排头兵。2003年1月6日,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到舟山调研时指出,“发展海洋经济是一个涉及广、跨度大、领域宽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他认为海洋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今后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海洋经济具有现实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推进过程中,必须树立先进的发展理念,选择合理的发展方式,协调和处理好各种经济、社会关系,通过系统的海洋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推进步骤和相关政策。因此,他要求舟山应“形成适应浙江各地资源状况的海洋开发模式,走出具有浙江特点的海洋经济发展路子”②。根据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要求,舟山不但要率先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还要在海洋经济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把握其特点、发展规律,积累发展的成功经验,形成具有借鉴意义的发展模式,成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二是争当扩大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同志对于舟山扩大对外开放,从三个方面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舟山自身的条件决定了它必须构建开放型的经济体系。2003年1月6日,习近平同志第一次考察舟山时指出,“舟山地处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要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之一,也是我省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蓝色通道’。”习近平同志将舟山定位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之一,这是基于经济地理和历史所提出的一个判断。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舟山的地理区位决定了它能够利用港口和国际航道与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具有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便利条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舟山曾经是我国起于东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在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舟山港开展国际性贸易活动的历史也较早。有研究表明,位于舟山市六横岛、佛渡岛的双屿港早在公元1524~1548年间就被葡萄牙等地商人辟为国际商埠,被日本学者藤田丰八称为“十六世纪之上海”①。据《定海县志》记载,一八四二年正月初七,英酋璞鼎查擅自宣布定海与香港为自由贸易港,“各国船只”,“任便贸易”。 其次,海洋经济本身就是开放型经济。2005年12月26日习近平同志考察舟山时指出,“海洋经济是高技术、开放型、综合性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借助于国内外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把握资源全球配置的机遇,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更高水平、更广范围内利用国际资源实现本地区的发展。第三,港口是舟山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支点。各个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港口历来是各国发    展对外贸易的首选之地,在对外交流中充当着关键的门户。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期间非常关注舟山港口的建设,他在关于舟山港口发展的论述中明确提出了舟山应该“借助港口开发,拓展综合型港口经济,着力做好转口贸易、中转贸易、出口贸易、加工贸易,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设想,对舟山利用港口扩大对外开放提出了殷切期望。
    三是争当保障我国战略资源供应的排头兵。习近平同志对于舟山在保障我国战略资源供应中的作用提出了两个层面的要求。从战略层面,习近平同志认为,舟山拥有优越的深水岸线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建港条件,便于国际资源的储备、运输,应该在国家战略资源资的供应与保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发展目标的层面,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构想。2003年1月6日,他提出舟山要“抓住国家要搞石油、石油气等战略储备的机遇,积极发展港口中转、仓储业”;2004年9月4日在舟山的讲话中更进一步提出了舟山应“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储备物资的储运中转基地”的设想。这个战略定位的核心是要求舟山依托优越的岸线资源,大力发展港口航运和大宗战略物资的储备、中转、贸易,将舟山的区域发展和国家的战略需要相结合,既满足国家对矿砂、油品、木材、粮食等大宗物资的进口需要,又能够通过港城联动,带动一批关联性产业的成长,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四是争当区域协同发展的排头兵。区域间的协作,可以使核心区域较好地发挥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促使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产品配套、市场融合程度不断提高,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出发,对舟山与周边地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关于舟山与长三角的关系,习近平同志认为,舟山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按照“主动接轨、加强协作、发挥优势、实现互赢”的方针,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把舟山建设成浙江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蓝色通道”。关于舟山与上海的关系,习近平同志认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规划港口的发展,在长三角港口群内,上海港具有中心枢纽的作用。宁波—舟山港“要顾全大局,不要搞恶性竞争,要支持中央的中心枢纽港建设,履行好我们的责任”,“充分发挥我们作为上海中心枢纽港南翼的作用”,相互间错位发展,形成功能互补的世界级港口群。关于舟山与宁波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一方面,宁波港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港口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本,但是发展空间已经饱和;另一方面,舟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资源”,但是自身缺乏开发的能力。因此,必须整合两港的资源,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在“统一规划、有序建设、市场运作、加强协调”的基础上,把宁波—舟山港建设成为“一个战略物资储备中转基地、临港工业发展基地、对外贸易物流基地”。
    习近平同志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见解对于舟山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长三角地级以上城市中,舟山市无论是经济规模、土地面积、还是人口总量,都相对较小,单纯依靠本地区的力量难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着眼于全局,从全国、长三角、浙江省三个层面考虑自身的发展与定位,主动利用现有的区域协作机制,处理好与周边主要城市的经济关系,争取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建设与发展(组合港)、科技创新体系、环境保护、资本和人才流动等方面加强与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的交流。
    (三)对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同志认为,舟山发展海洋经济“大有可为”,但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模式并不成熟,缺乏可借鉴的经验,舟山要探索海洋经济发展的路径,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确立发展海洋经济的基本原则,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科学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习近平同志从战略的高度,明确对舟山发展海洋经济提出了“起点要高、气魄要大、举措要实、步子要稳”①四点基本要求。
    一是起点要高,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实现海洋经济科学发展。“起点要高”是要求舟山发展海洋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大局谋划,着眼于现代海洋产业,依靠海洋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并协调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舟山海洋经济发展路径的角度,习近平同志认为,舟山具有海洋资源的比较优势,但是同时也存在陆域面积小、淡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环境容量有限等制约因素,这些特点决定了舟山不能通过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来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而应该积极转变增长方式,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加重视海洋资源的集约利用,更加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现代海洋技术来促进海洋产业的成长。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角度,习近平同志对舟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舟山要发展,但决不能以一些生态的破坏为代价来完成那些增长。舟山决不能成为东海的污染源……”习近平同志支持舟山跨越式发展这为舟山发展海洋经济设定了必须坚守的“底线”。从空间布局和产业选择的角度,习近平同志认为,舟山必须把“海”字文章做足,在产业、城市建设等方面都要突出体现出海洋特色;在产业发展方面,必须反复推敲,高起点做好产业规划,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选择适合舟山发展的高端海洋产业项目;在空间布局方面,舟山要根据海岛地区的特点,既要从总体上考虑空间的利用,也要细化到每一片海域、每一个岛屿具体的功能与定位。
    二是气魄要大,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中寻找舟山发展的机遇。习近平同志认为,在谋划舟山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把舟山的发展与世界市场和国家战略紧密联系起来,“把舟山放在国际上、放在全中国、放在浙江省这样的位置上去考虑……把舟山的地位放在更高、更大的范围去考虑”①,从更广的范围、更大的格局中找到舟山发展的着力点。这种大气魄主要体现在舟山在区域发展定位上要充分体现我国海洋经济和浙江海洋强省战略的需要,敢于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在招商引资方面,既要把握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又要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在产业发展上要有大手笔,根据发展需要推动宁波、舟山两港一体化,实施连岛工程,彻底改变区域交通条件。
    三是举措要实,全方位构筑海洋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习近平同志指出,“海洋经济是高技术、开放型、综合性的经济,没有相应的技术和人才支撑,没有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没有运行顺畅的管理体制,发展海洋经济就无从谈起。”②因此,舟山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具体措施,全方位构筑海洋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从人才引进、海洋高等教育、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管理、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着手,制定或完善相应的政策体系,大力度改革与海洋经济发展不适应的管理体制,从而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为其提供有效的保障。
四是步子要稳,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习近平同志认为,舟山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利益调整、矛盾凸现的时期,舟山市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秉承“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理念,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推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把维护和实现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海洋经济与舟山渔农民等群体的利益联系起来。妥善解决好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取有力举措,促进渔民转业转产,建立健全渔民社保和救助体系;在布局海洋产业项目、开发港口、推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要协调好各方面的群众利益,讲究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既要把事情办好,又要兼顾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通过这些实质性举措,可以把发展海洋经济的目标定位与舟山人民渴望富裕、和谐、公平、尊严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高度统一,从而获得广泛是社会认同和支持。
    (四)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基本思路
    习近平同志关于海洋经济的系列论述不但从战略高度指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意义和对舟山的基本要求,同时,还根据舟山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及浙江海洋强省战略的需要,从具体方面梳理了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围绕舟山海洋经济如何突破,如何提升这个核心问题,明确指出了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所在,并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意见。
一是在产业发展初期,必须重视海洋资源优势的转化。海洋资源优势是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基本条件,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面对舟山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现实,舟山必须借助于外部资本推动本地区的产业成长,这就需要依托海洋资源优势增强对外部资本的吸引力,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与本地区企业形成互补与配套,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逐步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习近平同志将舟山的海洋资源优势概括为“港、景、渔”。
    在港口发展方面,习近平同志认为,舟山的地理区位和岸线条件非常优越,未来发展中,岸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然是舟山海洋经济的重点。因此,应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地主码头和货主码头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开发岸线,吸引国内外港航物流企业进入;培育仓储、加工、运输、外供、代理、保险等航运服务业,形成完善的港航物流产业体系;拓展舟山港口的贸易功能,借助港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使港口与地区经济形成良性的互动,把港口、口岸贸易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海洋旅游业方面,习近平同志认为,舟山独特的海岛景观资源和深厚的佛教文化、海洋文化底蕴为发展滨海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舟山应该突出“海”的特色,将“海天佛国、海上观光、海岛度假、海洋文化”做为舟山旅游业的依托。大力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海岛,在岛屿功能定位、旅游产品细化、旅游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岛屿开发模式和高端旅游的发展途径;着力挖掘与海洋旅游业相关的文化资源,增强舟山海洋旅游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后劲;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品质,鼓励非公资本进入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文体禅修等旅游服务领域,形成层次分明、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
    在海洋渔业方面,习近平同志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海洋渔业是舟山最具规模的海洋优势产业,也是舟山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最重要的基础产业。”①舟山必须紧紧抓住这个传统产业,调整渔业结构,鼓励远洋渔业和网箱养殖等现代渔业的发展,创造舟山渔业发展新优势。此外,还要在海洋渔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海洋生物加工的力度,向海洋食品、饲料、海洋生化、海洋药物等行业延伸,形成门类更广、关联性更强、经济效益更高的综合性产业体系。
    二是着眼全省大局,实现宁波、舟山两港一体化。宁波、舟山两个港口同属于浙江省,拥有共同的航道、海域和经济腹地,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分属两个地方管辖,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在岸线开发、港口业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这种格局降低了浙江省岸线资源的利用效率,影响港口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浙江海洋强省战略的实施。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之后高度重视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的问题,并开始实质性推动两港资源整合。他提出,在不考虑两市合并的前提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四统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②习近平同志认为,两港一体化对于宁波而言,可以拓展港口发展的空间,对于舟山而言,可以借助宁波的资金实力和港口管理水平,加快港口发展的步伐,两个地区优势互补,求同存异,最大程度的发挥港口优势。习近平同志还要求宁波、舟山两市“要有一个全局的、超前的、战略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情”③,从全省发展大局的角度,辩证地看到两港一体化中的“得与失”。他指出,两港一体化是符合长远利益、符合长远发展大局的决策,长远来看对于两地都是有利的。
    三是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海岛基础设施建设。舟山作为海岛地区,交通不便,淡水资源和电力配套能力不强,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习近平同志认为,重大建设项目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舟山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必须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突破口,改善产业发展的硬环境。他提出,舟山要按照“整合沿海、延伸海岛、加强互通、扩大共享”和“大岛建、小岛迁、有条件陆岛连”的总体思路,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主要海岛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必须做好规划,根据规划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项目建设,既体现现实发展的需要,又体现发展的前瞻性、整体性。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了舟山基础设施建设的几个方向。交通建设方面,他认为舟山实施连岛工程是必要的、现实可行的,对全省生产力布局调整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从根本上改变舟山的交通格局,实现与长三角地区的对接,有利于未来舟山海洋经济发展。舟山的海岛交通要以建设环岛公路为主,把海岛的形态体现出来。电力建设方面,习近平同志支持舟山进行电网改造,利用港口发展煤电一体化,同时还提出舟山要加大风能的利用,实施一批风电项目,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进一步发展海上风电,提高产业化的水平。淡水供应方面,习近平同志肯定了舟山通过大陆引水、建库扩容、河道取水等多种途径改善用水条件的举措,并要求舟山推进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形成多元化的淡水来源和利用方式。
    四是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构筑海洋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重化工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而且重化工业向临港地区布局是一个基本的特点。从全省角度来看,根据浙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在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临港地区有选择地引进一批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的重化工项目,对于浙江制造业升级、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从舟山的角度来看,在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可以利用自身的岸线资源和海洋资源优势,发展以船舶修造、海洋装备制造、水产加工、海洋生物为主的临港工业,推进临港工业集群式发展,形成特色和优势,为今后舟山发展海洋经济构筑坚实的产业基础。习近平同志还强调了临港工业发展中一些原则性的问题,首先是要有所取舍,严重影响环境的产业项目不能上,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其次是在临港工业发展过程中要完善以区域合理分工为基础的总体布局,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五是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经济竞争力。习近平同志认为,经过多年发展,舟山海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海洋强省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同时,舟山海洋经济也面临诸多挑战,总体水平仍然有待提升。习近平同志提出,舟山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提升海洋经济的竞争力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从广度上要进一步拓展海洋产业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海洋产业业态。海洋渔业、船舶制造、港口、海洋旅游等产业都需要考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在现有基础上培育现代渔业、海洋生物产业、海工装备制造业、港口物流与港航服务业。另一方面,还需要从深度上提升海洋产业的科技应用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的竞争力,推动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发展。他认为,发展海洋经济要特别关注海洋新兴产业。尽管从现实来看海洋新兴产业还不是主导产业,但是必须从现在抓起,才能在今后变成主导产业,而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和落脚点就是科技创新。因此,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舟山要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建立一批海洋科技创新的载体及相关的服务机构,在重要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攻克一批海洋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提升海洋经济的科技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