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1999级本科班法律专业第2学期刑法总论试卷(A)

作者:空缺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均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根据解释的效力,刑法的解释可有: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论理解释 D.文理解释
  2.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A.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C.罪刑法定 D.罪刑均衡
  3.拘役的期限为:A.15天以上3个月以下 B.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C.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D.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6个月
  4.刑法明确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负刑事责任的犯罪有:A.故意杀人罪 B.强奸罪 C.放火罪 D.交通肇事罪
  5.甲欲杀死乙,行刺时顿生悔悟,弃刀而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甲的行为属犯罪中止 B.甲的行为属犯罪未遂 C.甲的行为构成犯罪既遂 D.甲的行为属犯罪预备
  6.有期徒刑和拘役都是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罪犯人身自由的刑罚,二者的主要区别有:A.适用对象和刑期不同 B.执行的场所和待遇不同 C.法律后果不同 D.裁决的机关不同
  7.属于刑罚请求权消灭的事由有:A.前科消灭 B.被告人死亡 C.追诉时效完成 D.大赦
  8.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犯罪的有:A.某甲因违反交通规章将行人撞死 B.某乙驾车时,刹车突然失灵,致行人被撞死 C.15岁的中学生刘某诈骗他人钱财2千元 D.精神病人范某在精神正常时将他人杀死
  二、简答题
  1.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正确认定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2.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如何区分?
  3.什么是无过当防卫?
  三、辨析题
  l.想象竟合犯由于一个行为触犯了两个以上罪名,故应数罪并罚。
  2.在数罪并罚时,如果同时有判处有期徒刑与无期徒刑的,应采取吸收原则。
  3.李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对李某可以适用缓刑。
  4.甲某是某国公民。一天,他潜入我国驻该国大使馆,将我外交人员乙某杀死。对甲某
的犯罪行为我国有管辖权,适用我国刑法。
  四、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
  1.试论刑罚的目的。
  2.案例:
  施某与朱某自1990年以来长期通奸,为了达到结婚的目的,施某伙同朱某杀死了施的丈
夫。被告施某归案后,被发现已怀孕3个月,在起诉前,有关机关给她做了人工流产。一审
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施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施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认为
,施某论罪该判死刑,但起诉前已怀孕,虽然做了人工流产,仍应按怀孕妇女对待。因此不
适用死刑,改判施某死刑,缓期2年执行。
  试问:
  一、二审法院对施某的量刑是否正确?为什么?